藍田縣職業教育中心:德化春風滋沃土 志承薪火啟新程
發布時間:2025-05-23 15:18:4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藍田縣職業教育中心始終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將德育工作置于學校發展的核心位置,積極探索并推行獨具特色的“136+N” 德育教育體系,緊密契合職業教育特性與學生成長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點亮前行之路。
課程鑄魂,厚植德育根基
學校深度推進德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充分挖掘各學科中的德育富礦,將其巧妙融入日常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語文課堂上,經典文學作品成為連接古今的橋梁,學生們穿梭其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家國情懷在心中油然而生;思政課堂則成為洞察社會的窗口,學生們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展開熱烈探討,法治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在思維的碰撞中不斷增強。通過學科與德育的有機結合,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更收獲了精神滋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道路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活動啟智,豐富德育內涵
學校精心策劃并組織了主題班會、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在體驗中感悟成長,實現知識與品德的協同發展。每年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學生們化身為愛心使者,走進社區,為他人送去溫暖與關愛,用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了解國情民生,增長見識、鍛煉能力,拓寬視野的同時,也培養了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成為他們塑造品格、錘煉意志的生動課堂。
文化潤心,營造德育氛圍
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致力于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校園內,從走廊墻壁上的大國工匠到宣傳欄里的優秀事跡,從鐫刻著校訓的立體文字到精心布置的文化角,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育人理念,成為學生們隨時隨地接受文化熏陶的生動教材。此外,學校定期舉辦職教活動周、校園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廣闊平臺,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新潛能,讓校園成為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精神家園。
實踐賦能,加強實踐育人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實習、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時,大力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從校園衛生打掃到種植實踐,學生們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勞動意識與勞動習慣,深刻領悟勞動創造價值的真諦。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技能,更在勞動中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在實踐的磨礪中健康成長。
協同聚力,凝聚德育合力
學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機制,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訪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同時,積極拓展社會資源,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邀請專家學者、英模人物等來校開展講座和報告,為學生帶來前沿的知識、寶貴的經驗和崇高的精神力量,為學生的德育成長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資源。
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將進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結合時代發展和學生特點,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德育活動。加強德育課程建設,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推進德育信息化建設,增強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