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科學思維 發展學生素養——
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校際聯動在渭南市渭南小學舉辦
發布時間:2025-05-24 10:42:5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記者 陳靖霄)5月22日,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校際聯動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渭南小學舉辦。本次會議由渭南市教育研究所主辦,臨渭區教育體育局承辦,會議主題為“培養科學思維 發展學生素養”。

啟動儀式上,臨渭區教育體育局王玉新副局長代表臨渭區教體局致辭,介紹了臨渭區科學教育的實踐成果,并強調以實驗區建設為抓手,深化課程改革。

渭南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郗莉分享學校作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的探索經驗,提出“立足國家要求、踐行使命擔當、凝聚發展合力”的科學教育理念。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程剛副所長宣布活動方案,明確以科學論壇、課堂觀摩、專家點評為核心內容,旨在推動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王軍所長在講話中著重指出科學教育對培育創新人才的戰略意義,要求以實驗校為標桿,深化課堂改革,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格局。

在實驗校論壇環節,三所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代表分享特色經驗。

陜西省西安小學副校長李娜以“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發揮科學課程育人功能”為主題,介紹“理趣科學”課程體系,通過課堂結構模型化、項目學習層級化、活動平臺多樣化,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何軍華圍繞“融·塑·創”理念,展示“科技行走課程”與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實踐,依托高校資源打造沉浸式科學教育生態。

渭南小學副校長劉娜重點介紹“13N”科學課程體系,以“問題驅動式探究教學”為核心,整合校內外資源,構建“三課堂”協同的科學教育新生態。

在課堂展示環節,三所實驗校教師帶來了三節各具特色的科學課例,將理論探索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

陜西省西安小學辛悅老師執教二年級《磁鐵的兩極》,以“磁鐵星球大冒險”關卡情境貫穿教學,借助分層實驗引導學生直觀理解抽象概念,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楊洋老師執教二年級《用力以后》,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為情境導入,構建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場景,凸顯獨特的設計邏輯,促進了學生科學思維與綜合素養協同發展。

渭南小學付倍倍老師分享了教科版六年級《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的課例解讀,聚焦單元起始課的統攝性與基礎性,將內容優化重組為項目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辨析概念、認識物質變化特點,體現了“科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臨渭區教學研究室教研員張文榮老師對三節課例進行深度點評。她肯定授課教師注重科學思維進階培養,同時強調,科學教育應緊扣“思維培育”與“素養發展”雙核心,既要關注知識建構的邏輯性,也要凸顯跨學科融合的開放性,讓科學課堂成為學生創新意識萌芽的沃土。



本次活動構建了校際經驗共享、課程共建、生態共育的立體化格局,為區域科學教育注入動能,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可遷移路徑,促進科學教育新生態蓬勃發展。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