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以紅色文化資源賦能“大思政課”建設
發(fā)布時間:2025-05-30 17:20:5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年來,潼關縣各學校充分挖掘本土紅色資源,積極開發(fā)出“行走的紅色思政課、革命故事里的紅色思政課”等紅色思政課程,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根植紅色血脈,助力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一是打造紅色課堂,拓展“大思政課”育人空間。紅色文化能夠深化思政課堂價值引領,發(fā)揮文化育人重要作用,增強教學的感染力,有利于提升思政課堂教育的實效性。近年來,各學校以紅色資源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把紅色精神融入思政課程、融入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實現思政教育的場域拓展和模式變革,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信仰精神激發(fā)力量。同時,學校通過剪紙、沙畫、書法等特色活動,制作一批具有紅色元素的沙畫、剪紙等作品,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二是開展紅色宣講,提高“大思政課”育人質量。傳播紅色文化是育人的重要路徑。通過開展紅色宣講,有助于引導學生融入一種氛圍、代入一種角色,在宣講中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于其中,并通過情景劇表演、講述紅色故事等形式,講述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教育,讓思政教育在生活中落地生根,使學生體會到革命先輩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思政課程內容。
三是強化紅色實踐,提升“大思政課”育人實效。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讓學生在歷史和現實的碰撞中,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動性、有趣性和實效性,達到以史育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教學目的。開展老黨員講故事、紅色經典誦讀比賽、黨史知識競賽、唱紅歌、觀看紅色經典電影、清明祭英烈、參觀紅色遺址等活動,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中得以傳承和發(fā)揚。
下一步,潼關縣各學校將積極探索紅色資源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的新路徑,持續(xù)發(fā)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功能,通過多元場景讓紅色資源、紅色記憶浸潤學生心田,更好幫助學生扣好思想的“第一粒扣子”,讓紅色文化資源綻放時代華彩。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