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五陵原腳下,潺潺渭河水之濱,一所承載著七十載教育榮光的學校——咸陽渭城中學,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銳意創新的教育實踐,在新時代文明校園建設的浪潮中綻放異彩。近日,該校成功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20250606164242886-72-fa052.jpg_scale.jpg

學校扎實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打造“五能五型”專業管理團隊,堅持民主決策與人文關懷并重,形成“制度約束人,文化溫暖人”的管理特色,學校黨委將黨建工作與學校可持續發展深入融合,創新主題黨日和特色黨史教育內容與形式,突出抓好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深化“第一議題”制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20250606164223145-64-faab4.jpg_scale.jpg

學校建立“一體、兩翼、四輪”德育模式,以管理、教師和學生三支隊伍為落實德育工作主體,以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資源為“兩翼”,搭建課堂、文化、活動、服務為四輪驅動的德育平臺,構建了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思政課為主抓手,把思政育人滲透到各課程和活動中,成立各類社團25個,打造校園藝術節、運動會等“十大活動樣板”;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一體推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幸福成長。

20250606164312661-73-4ed6f.jpg_scale.jpg

學校規劃建設了書香長廊、黨建陣地、朝語大劇院、智博廣場等活動陣地,充分利用展板、宣傳欄等,展示文明校園建設和優秀榜樣的動人風采,潛移默化提升師生的道德修養;加強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的日常管理,充分彰顯了“校園無空地,處處皆育人”;發揮校園各類宣傳陣地載體,講好教育故事,擴大宣傳效應;建立樓頂和校外勞動實踐基地,統籌共建社會“基地群”,探索學校勞動“多點位”,家庭勞動“常態化”,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勞動融合育人模式。

20250606164134474-73-dcdb5.jpg_scale.jpg

學校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探索分層分類精準培訓模式,開展各類活動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健全完善績效工資激勵分配機制,構建科學多元的分類綜合評價體系,不斷增強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骨干體系人數28人,市級骨干體系人數74人;有省市區三級名師工作室15個,教師整體水平躋身全市前列,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0606164410344-85-02aba.JPG_scale.jpg

學校創新辦學理念,打造了用“三心(用愛心辦教育、用良心教學生、用誠心待家長)三氣(弘揚正氣、塑造大氣、修養雅氣)”立德樹人的心氣文化品牌,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將德智體美勞教育滲透育人全過程,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20250606164419088-15-cc2b3.jpg_scale.jpg

學校占地122畝,建筑面積9.59萬平方米,總投資7.49億元,各種教學設施設備均按國家示范高中一類標準配置。搭建智慧校園平臺,建成了校園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數字化錄播系統、智能廣播系統、智慧安防系統,引進高考綜合改革走班排課系統、生涯規劃系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等,實現了校園管理智慧化。學校注重環境和文化共同育人,以廊亭榭園為陣地,構建了集綠化、美化、凈化、園林化為一體,融書香園、科技園、植物園、智慧園于一身的育人環境,教學區、生活區、藝術區、運動區功能分區清晰,三季果飄香,四季花芬芳,常年綠滿園,成為廣大師生心靈棲息的幸福家園和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廣闊舞臺。

20250606164410549-62-0d0c0.jpg_scale.jpg

同心掬得滿庭芳,文明花開滿園春。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增值性評價居全市之首,連續多年獲評“咸陽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并被50余所“雙一流”高校授予“優質生源基地”。2024屆高考再創佳績,巨嘉立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基礎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生涯規劃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與足球特色學校,陜西省示范高中、陜西省首批新高考實驗校、陜西省首批中小學智慧校園示范校、陜西省素質教育特色學校、陜西省中學生物理競賽培訓基地、陜西省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示范學校等100多項榮譽稱號。2023年成功舉辦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創建國以來西北五省之首。辦學經驗多次被中省主流媒體報道,充分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贏得了學生、家長、社會的認可和贊譽。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