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漢陰縣平梁初級中學開展的學生團體輔導活動現場。

夏日的漢陰校園,躍動著溫馨的場景。

在漢陰縣實驗小學操場上,六年級學生與老師跨班組隊玩起“百人蘿卜蹲”,歡聲笑語中壓力悄然釋放;在漢陰縣澗池鎮中心小學“解憂信使”活動中,學生將手寫回信塞進貼著卡通貼紙的信封……

這是漢陰縣2025年心理健康活動月的一個個場景,更是該縣創新構建“全域聯動、分層賦能”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實踐縮影。

近年來,漢陰縣以“培育積極心態,增強心理韌性”為主題,圍繞“預防、發展、干預”三位一體目標,構建“區域聯動、校際協同、家校社共育”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依托全縣五大片區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指導中心,覆蓋城鄉、貫穿學段、多維滲透的心理育人新格局逐漸形成。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差生’,今天撕掉標簽才發現,我也可以做得很好!”6月3日,在漢陰縣澗池初級中學的生涯規劃講座上,九年級學生小云(化名)將寫有“數學困難戶”的紙條撕碎。

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張艷和數學教師劉宇攜手,采取談心交流、個體輔導等方式對小云進行及時精準的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小云找到心結所在。

經過近一學年的努力,小云的學習取得了較大進步。在近期的考試中,小云數學成績有了明顯提高,也因此找到了自信。

通過“破繭無界·自放光芒”主題活動,“撕標簽”“荷花效應沖刺法”等創新設計,200余名學生勇敢面對自己的弱點,重燃斗志。

針對不同群體精準發力,漢陰縣打出分層賦能“組合拳”:小學段建立“書信漂流”“微笑攝影”等情感表達通道,初中段定制青春期專題講座,高中段開發“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壓力管理課程。

漢陰縣澗池鎮中心小學創新推出“心靈樹洞·書信漂流”活動,全體教師化身“解憂信使”,確保每份書信漂流都有專屬回音。學生鑫鑫(化名)建議在心理咨詢室設置一個溫暖箱,學校當天即采納該建議,并派教師定期維護。

活動中,學校共收集學生信件102封,其中,89%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從傾聽心事到解決實事,該校把教育關懷化為觸手可及的溫暖舉措。

“原來孩子躲著我不是叛逆,而是需要情感聯結。”6月4日,在漢陰縣初級中學家庭教育講座現場,家長張女士認真記錄著“親子溝通五步法”。

漢陰縣初級中學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龔成霞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為300余位家長開出“心靈處方”,引導家長掌握科學合理的親子溝通方法和技巧,讓親子互動更加順暢。

“每次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我都積極參加,在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我掌握了科學合理的親子溝通方式,及時解決親子溝通中的問題。”張女士說。

“目前,全縣各學校針對家長群體推送‘如何遠離玻璃心’等微課23期,家庭、學校、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進一步形成。”漢陰縣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中心負責人徐雯雯說。

在漢陰縣教育體育局統籌下,全縣已經構建起“1+5+N”心育網絡,即1個縣級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指導中心統籌,5大區域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指導中心因地制宜施策,N所中小學打造特色品牌。

據統計,今年5月,漢陰縣各學校累計開展特色活動67場,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家長的育人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