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加強課程技術平臺建設,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對推進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實現高職的育人目標至關重要?;旌鲜浇虒W模式能夠促進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有機融合,有利于拓展教學的邊界,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著力點

在學分制改革的背景下,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成為常態,因此目前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學普遍聚焦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強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于以教師為中心,實施封閉式教學,在開展學生評價時,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為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應深入挖掘學科課程內在的思政資源,轉變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設計,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引導他們深入體會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同時,學校應革新課程思政的評價體系,建立多樣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考試方式,以此激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

二、在教學改革中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其內容涵蓋政策、法規、經濟、人文、倫理等諸多方面,與思政教育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在實施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我們的課程團隊利用慕課平臺,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規劃目標、靈活組織活動、優化評價體系等舉措,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出新途徑。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以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首要任務是革新教學理念,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注重提升學生在線學習的效能。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在教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時,筆者堅持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提升相結合,以產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地鐵智慧車站客運組織流程為教學主線,以實現學生技術夠硬、能力夠強、思維夠深、創新夠實為教學目標。

20250626091001375-17-8d33c.png

(二)教學活動的組織

在混合式模式下組織教學活動應注重整合線上和線下的育人資源,將自主探索、團隊協作與教師指導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創新潛能。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深入挖掘線上資源,運用數字技術為學生營造智能化的學習環境,通過項目式學習、案例研討、社會實踐等多樣化形式,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技能訓練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課程思政的積極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團隊精神和責任感。

1.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的內容涉及地鐵車站站務員崗位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是分析和處理車站具體客流組織的前提和基礎,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我們的課程團隊根據該崗位的要求,將課程內容重構為課程導論、客流分析、客運工作組織、客運崗位管理、客運安全管理等五部分,以該崗位的職業素質要求為依據,巧妙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融入課程,進一步拓展了課程的深度與廣度。

2.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依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教學標準》和《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學校構建了系統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我們的課程團隊主要圍繞“專業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嵌入”兩個方面,以專業教學為主,以實踐反思為輔,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實現了二者的相互促進。此外,我們鼓勵學生參加軌道交通類技能大賽,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專業知識,以大賽的優勝者為榜樣,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強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以軌道交通客運的安全事故案例為切入點,強化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

3.豐富思政育人渠道

一方面,依托在線學習平臺,建立“行業自信、技術創新、責任擔當、安全警示、榜樣力量”等多主題的教學案例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職業技能的過程中提升道德素質;另一方面,根據企業真實的工作過程,編寫融入勞動教育、工匠精神、職業道德等內容的新型活頁式教材,并將中國軌道交通史、榜樣故事、標準作業流程、安全規程等內容融入實訓環境建設。

4.實施“三段六步五評”的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課程團隊按照“一任務一主題”的要求系統構建課程思政,形成了“三段六步五評”的思政育人模式?!叭巍笔侵刚n前、課中、課后融通育人;“六步”是指項目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賞學、互檢評學、課后拓學的教學方法;“五評”是指學生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的評價體系。

20250626091001390-68-00c26.png

課前利用線上資源(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在線平臺觀看課程案例,引導學生樹立安全優質的服務意識、優良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的信念。

課中把握“第一課堂”(教學課堂)。將企業的真實業務引入課堂,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課后拓展“第二課堂”(課外實踐課堂)。以實訓任務為依托,鼓勵學生參與地鐵車站的客運組織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職業精神。

通過“三段六步五評”的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在傳授知識、培育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優化課程評價體系

構建“全過程、四層面”的多元評價體系,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新知學習、課堂互動、任務實施、鞏固強化四個層面,以及平臺、教師、同學、企業導師四方主體全方位評價課程。課后,通過問卷調查、小組活動、課后反思、實訓演練等方式評價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情況。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充分證明,混合式教學模式憑借其多維度的教學目標架構,包括知識積累、能力提升與情感培育,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及注重過程導向與能力評價的考核體系,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培育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展望未來,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積累與深化,我們可以進一步拓寬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如引入更多前沿的教學理念、技術工具及實際案例,以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年度課題“以美麗西安建設為導向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課題號:SGH23Y3134);2023年度陜西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數字技術與混合課堂雙線融合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項目號:23GY048)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