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縣:三維育人鑄根基 五育并舉促發展
發布時間:2025-07-01 16:49:08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年來,眉縣教育研究發展中心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藝術教育三大核心領域,構建“體系化設計、精準化實施、品牌化發展”的育人模式,形成“心育筑根基、勞育促成長、美育潤心靈”的工作格局,學生發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構建全域心育生態,守護學生心靈成長
頂層設計。該縣以“陜西省中小幼一體化心理健康試點工作”為抓手,將心理健康工作納入縣政府常務會議議程,聯動13家縣級部門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協同格局,構建“中小幼學段貫通”縱向銜接機制和“家校社醫聯動”橫向協同網絡。
數據驅動。全縣累計建成標準化心理輔導室62間,配備設施106套、專業書籍6000余冊,專兼職教師85名;精準篩查出心理問題學生,繪制心理健康“熱力地圖”。發布寶雞市首個學校心理輔導室(中心)建設標準,創新推行“學校心理健康一生一策”動態檔案管理機制,實現跨學段心理狀態持續追蹤。
服務創新。新“醫校共建”模式,指導學校與醫療機構建立共建基地,引入專家駐校指導20余場,開通重癥學生轉診綠色通道;依托心理測評系統完成3.6萬名學生普測,紅色預警率從2024年的2%降至0.6%,低于全國常模水平;啟動心理健康科普資源體系化建設工程,建立每兩周1期常態化科普宣教機制,實現科普資源100%覆蓋區域內中小學;以“5·25心理健康日”為契機,指導各校創新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全域聯動設置“心靈樹洞”信箱、校園心理標語征集等項目,累計覆蓋師生2.1萬人次。
隊伍培育。聯合北師大、陜師大等機構舉辦專題培訓15場,重點強化危機識別、量表應用、數據解讀等實操能力;編撰《教師心靈健康手冊》,系統梳理心理輔導技術及自我關護策略;建立“青藍結對”校際互助機制,開展醫校、社校交流活動10余場;同步指導試點校成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定期進行家庭教育培訓講座,助力家長提升育兒能力。
媒體宣傳。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傳推廣,構建“傳統媒體+新媒體”矩陣。截至學期末,累計發布宣傳稿件22篇,閱讀量超30萬次,形成“心育經驗”輻射效應。
課題研究。設立縣級“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小課題,構建試點?!靶PS姓n題”的科研生態。指導試點校聚焦實際問題確立研究方向,擬通過定期組織課題研討會、邀請專家線上指導等措施,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深度融合。
二、構建全鏈條育人模式,培育勞動素養與實踐能力
系統謀劃。制定《眉縣2025年勞動教育工作計劃》,構建“1+N”工作體系(1個總綱+N項配套方案),開展專題調研,指導學校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針對部分學校勞動基地利用率不足的問題,提出“四季耕種”循環利用模式,推動各校打造圍繞“勞育+”模式的特色實踐基地。
重點突破。召開全縣勞動教育學科會,通過示范課及專家講座,明確“任務驅動式”教學路徑,推動勞動教育與語文、科學等學科融合。開展“行走的課堂”研學旅勞案例評選,提煉鮮活新經驗,進一步推動研學旅勞實踐在全縣中小學落地落實。
宣傳賦能。強化勞動教育宣傳力度,相關工作成果在陜西教育新聞網等媒體推送。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學生參與農耕實踐、非遺手工等報道20余條,有效提升勞動教育社會關注度。
三、構建三維融合體系,綻放藝術教育新風采
賽事引領。先后舉辦全縣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和縣級中小學生歌手大賽;在寶雞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參演的合唱、課本劇、書法、手工制作、繪畫、手工版畫等作品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在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縣第一小學合唱《讀書郎》獲聲樂三等獎,眉縣中學合唱《十送紅軍》獲聲樂類三等獎。
教研創新。積極參與寶雞市“智能時代中學音樂教學研討與實踐”教研活動,兩項課題獲2025年度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眉縣中學《關學文化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成果通過省級鑒定,相關教學案例入選《陜西省中小學美育優秀案例集》。在陜西省音樂美術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兩位教師分別獲三等獎和專項獎。
特色活動。縣第一小學、第三小學舉辦“眉戶曲子戲進校園”展演,學生表演《張載講學》《京劇》等經典唱段,獲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點贊;槐芽中學依托太白山自然資源開展“山水墨韻”美術創作,作品在“秦嶺杯”雙碳書畫大賽中獲繪畫類一、二等獎。開展“書畫名家進校園”活動,邀請當地書畫家現場指導學生創作,推動傳統文化與校園藝術教育深度融合。
媒體宣傳。強化美育工作宣傳推廣,相關經驗文章在《陜西教育》等媒體發表。同時,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校園藝術展演、非遺傳承活動等報道30余條,累計閱讀量超20萬次,形成“美育經驗”區域輻射效應,提升眉縣藝術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