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意識”:集團化辦學的關鍵支點
——基于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發展的啟示
作者:呂高愿
發布時間:2025-07-10 11:27:48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集團化辦學是以優勢互補、以強帶弱的方式,通過建立學校聯合體,增強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種辦學模式。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包含十余所學校,內部形式分兩種:一種是“一長多?!保纯傂PiL同時兼任集團內若干所學校的校長,人、財、物由總校統一調配,實行一體化管理;另一種是“學校加盟”,即部分學校以成員校的身份加盟教育集團,接受總校的指導和幫扶,但人、財、物由成員校獨立支配,與總校是平等關系。
由于歷史原因,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的大多數學校設施陳舊,有的學校因多年招不到學生面臨巨大困境,教師因長期脫離講臺,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嚴重不足,工作也缺乏動力。作為“集團龍頭”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是一所優質中學,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和教育質量,但也面臨著追趕超越省市一流學校的緊迫任務。集團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在這種情形下,集團聚焦“四個意識”,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公辦學校教育集團的發展之路。
一、著眼認同意識,創新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路
認同意識,是凝聚人心、實現集團發展的首要因素。教師的認同意識包括兩種:一種是職業認同,即對專業發展的認同;另一種是身份認同,即對工作單位的認同。專業認同能夠有效地激發教師的專業進取意識,驅動其主動提升專業素養,進而在校園內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為學校的良性發展注入持久動力。而身份認同則有助于增強教師群體的凝聚力,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成為推動學校穩健發展的堅實力量。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的十余所學校原本都是獨立學校,很多教師對集團并沒有認同意識,缺乏共同的價值取向。還有一些學校為薄弱學校,教師的教育理念落后,專業能力比較差。在公辦的辦學機制下,集團無法大范圍地淘汰,也不可能大規模地引進優秀教師,同時還要消化原薄弱學校的師資存量。這些是集團發展面對的不利因素。
培養教師的認同意識,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集團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凝聚教師的向心力為導向,將全體教師分成四個梯隊,根據“分類培養、分層評價、分步提高”的原則,按照“漸進化、精準化、專業化、靈活化”的思路,每學期在不同梯隊中開展形式不同、內容不同的教師培訓活動?!疤荽位钡慕處熍嘤栍辛Φ卦鰪娏私處煹膶I認同意識,激活了集團的“造血”功能,不僅壯大了骨干教師隊伍,還培育了良好的集團文化,強化了教師對集團的認同感,隊伍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二、堅持共享意識,探索教師評價和聘用的機制
集團能否迅速發展,關鍵在于能否真正實現資源一體化,尤其是師資一體化,即實現優質師資的共享。
探索并建立新的教師評價、聘用制度,是推進教師全方位流動的關鍵,更是實現優質師資共享的關鍵。集團通過構建“三層考核”的評價機制,建立全員聘用制,實現教師流動的常態化。
集團各部門根據自身職責,制訂了相關的考核方案和細則,從師德師風、教學業績、科研成果、班級管理、工作負荷、突出貢獻等方面,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全面考核,做到每月有月度考核,每學期有中期考核,每學年有年終考核。集團根據月度、中期、年終三個層次的考核,形成對教師的整體評價。根據整體評價結果,學校實行教師全員聘用制。全員聘用制的實施,點燃了教師的工作熱情,顯著提升了教師的競爭意識、學習意識與進取意識,為集團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聘用制度的效能,實現優質師資共享,集團實施“集團聘用”和“校區聘用”兩級聘用制?!凹瘓F聘用”確定教師歸屬的校區或部門;“校區聘用”確定教師的具體工作崗位和職責?!皟杉壠赣谩敝萍葘崿F了集團對教師隊伍的總體統籌和使用,保證了集團教師隊伍的整體穩定和各個校區的相對均衡,實現了優質師資的共享,也賦予了各成員校相應的教師管理、使用的自主權,提高了各成員校對教師管理和使用的效能。
在實行全員聘用制的同時,集團積極引進競爭上崗機制。集團的關鍵崗位,包括管理崗位,實施競聘上崗,激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給他們提供更加充分的發展空間,培育集團發展的正能量。
三、強化責任意識,錨定集團管理增效的關鍵
教育的特殊性對教師的責任意識提出了很強的要求。教師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并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才能助推學校實現真正的發展。
在集團化辦學中,很容易出現“合而不融”的問題,導致集團“虛胖”,甚至可能是一盤散沙,致使發展質量不高,違背了集團化辦學的初衷。對于一所體量比較大的公辦學校教育集團來說,更容易出現上述現象。只有不斷強化責任意識,使集團形成人人愿意做事、人人愿意負責、人人能把事情做好的良好氛圍,集團才可能發展壯大。集團以培育和強化責任意識為導向,重組管理機構,建立了辦公室、督查與評價中心、課程與教學中心、教師發展與培訓中心、后勤保障服務中心等部門,對人事安排、課程建設、教師培訓、教育科研、后勤服務等進行統籌管理。新管理體系具有職責清晰、執行迅捷、保障有力等特點,增強了教職工的責任意識,對集團融合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為強化教職工的責任意識,集團實施“清單式”管理模式。
開學初,各成員校根據集團工作計劃,制定本校區“任務清單”?!叭蝿涨鍐巍泵鞔_了每一項任務的內容、責任人、完成時間、檢驗時間、檢驗標準等。
“清單式”管理下的各項工作具有責任明確、時間明確、目標明確、操作明確、檢驗明確、標準明確等特點。各校區根據清單,圍繞重點、難點問題,組織相關人員著手研究討論,制訂工作方案,推進各項工作。學期末,集團按照“任務清單”逐項檢查完成情況,并進行考核評價。
“清單式”管理錨定了學校管理的關鍵點,增強了教職工的責任意識,減少了管理的隨意性,杜絕了推諉、扯皮現象,扭轉了人浮于事、得過且過的局面,提升了集團的管理水平,為集團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立足多元意識,構建集團健康發展的模式
集團化辦學不是“攤大餅”,也不是“一刀切”,更不能“同質化”。保持各成員校富有活力且有特色的發展是集團化辦學應該追尋的目標,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成員校之間在教學質量、硬件設施、學校管理、教師隊伍、學校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集團深入研究各成員校的布局特點和發展情況,遵循“科學布局、深度融合、高效管理、輻射引領”的原則,對實行“一長多?!钡男^采用“分校區、分年級管理”的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總校派執行校長帶領管理團隊進駐實行“一長多?!钡膶W校,在全面落實集團總體發展目標的前提下,這些學??梢詮膶嶋H出發,自主確定教育教學活動。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實現了集團融合發展、統一管理,又賦予了實行“一長多校”的成員校必要的自主權和靈活度,有助于成員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較短的時間里,扭轉了學校的面貌。如原西安市第九十二中學、西安市第四十中學連年順利完成招生任務,從根本上扭轉了無生可招的尷尬局面,發展為令人矚目的熱點學校;新成立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分校,周邊生源環境很不理想,但在成立當年,高質量地完成了高一招生計劃,成為深受學生和家長關注的區域“名校”。
對以“加盟”方式加入集團的學校,集團制定了“立足實際、科學規劃、明確方向、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如進一步強化西安市第三十中學的藝術特色、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學的籃球特色,同時助力西安職業中專、西安啟航職業高級中學建設國家級優勢專業,總校定期派出優質師資對這些學校進行指導和幫扶,深入推動這些學校的特色化發展。
集團化辦學是基礎教育體現兼顧公平和效益價值取向的有效形式,是緩解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和滿足教育選擇性需求的創新探索。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立足多元意識,針對不同類型學校,確定了不同的發展目標,確保各成員校能夠多元化、特色化發展,構建起“1+5+N”的發展模式,即“1所核心校+5所融合發展統一管理的成員校+N所加盟型成員校”。此發展模式持續拓展了集團的發展空間,推動了集團內各成員校在文化、思想觀念與教育理念方面的深度融合。自成立以來,集團規模不斷壯大,成員校數量從最初的3所增至如今的10余所。在此過程中,各成員校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集團在優化區域教育生態、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等方面的影響力日益顯著,成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陜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正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家特約教育督導員、陜西省教育督學,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科研杰出校長,陜西省先進工作者、省骨干校長、省科研興校明星校長等榮譽稱號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