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寶雞鳳縣順利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省級評估驗收;2025年3月,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鳳縣成為陜西省首批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之一,實現了對全縣人民“小縣辦大教育、山區縣辦強教育”的莊嚴承諾。

創建成功的背后,是全縣連續三年的堅實投入與科學統籌。三年來,全縣累計投入3.24億元,實施了城鄉學校基礎設施改善、數字化教學設備提升、校園文化內涵豐盈等工程,使得城鄉學校的辦學條件實現優質均衡;更為關鍵的是,近年來,鳳縣堅持把“名校+”共同體建設作為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強化區域統籌,從內涵上持之以恒地縮小城鄉差距,從整體上提升教育質量,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

謀定而動,構建“名校+”共同體

從2022年起,鳳縣按照打造緊密型“名校+”共同體的設計思路,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鳳縣“名校+”工程實施方案》《鳳縣中小學名師工作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按照一年試點先行、兩年形成模式、三年擴面推廣的思路,采取“名校+弱校”“名校+單校”“名校+多校”的方式,將理念新、管理優、師資強、質量高、影響好的雙石鋪中學、雙石鋪小學、新建路小學、鳳縣幼兒園作為縣域“名校”,將鄉村學校中發展愿望強、提升空間大的鳳州初級中學、留鳳關鎮中心小學、唐藏鎮中心小學、留鳳關鎮中心幼兒園作為“+校”,首批組建了4個“名校+”教育共同體,開始了試點工作。

20250710113811201-37-ecb3b.png

在試點之初,鳳縣探索實行“總校長”負責制,由“名校”校長擔任“共同體”總校長,“+校”校長擔任執行校長,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名校+”共同體在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管理一體、教學一體、質量一體、考核一體的“四維一體”機制。建立校級領導、教師雙向交流輪崗制度,以輸出縣域名校的辦學理念、管理經驗和教育教學方法為核心,以輸出優秀教師為關鍵,在“名校+”共同體內實行管理團隊、教師團隊定期雙向輪崗交流,通過團隊深入指導、跟崗學習、浸潤式培訓,把名校管理模式、育人方式、教學方法等有效地應用到“+校”,讓鄉村“+校”搭乘縣域名校這駕馬車,緊跟縣域名校一體發展,教師一體成長,質量一體提升。依托名校的省級教學能手建立“名師工作坊”4個,吸納“+校”教師為工作坊成員,立足學科教學研討、專業技能培養,開展結對幫扶、教學研討、校本研修、集中培訓、示范引領等活動,帶動“+校”教師實現專業成長,壯大城鄉骨干教師集群,力促城鄉學校教師資源實現均衡。建立“名校+”共同體“捆綁式”考核機制,將“名校+”共同體推進成效作為校長任期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將所幫扶學校的“軟實力”的提升情況作為名校辦學質量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共同體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質量進行全程“捆綁”監測,按同一標準進行效果診斷,實行責任共擔、榮譽共享,促進城鄉學校教師隊伍同發展、學生成長同進步、教育質量同提高。經過一年試點,共同體學校有12名教師獲得市縣級教學能手稱號,2人獲得省級教學能手稱號。在學年末的質量聯測聯評中,三所鄉村學校的多個學科成績大幅提升,共同體學校的質量“溝壑”基本填平,辦學差距顯著縮小,形成了縣域城鄉學校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的基本范式。

20250710113811160-85-efdbd.png

全面擴大,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2023年,鳳縣出臺《深化推進“名校+”共同體實施意見》,加大推廣“名校+”共同體的改革經驗,將首批4個“名校+”作為孵化器,把鄉村學校按照地域全部納入“名校+”共同體,變“名校+單校”為“名校+多校”,覆蓋面100%,全面開啟城鄉學校一體化發展模式。“名師工作坊”創新采用“1+2+3+N”(1個省級教學能手+2個市級教學能手+3個縣級教學能手+N個培養對象)的培養方式,吸收了180余名鄉村學校教師。針對教育的共性問題,每周確定一個主題進行集中研討,每半月針對此主題再進行一次集中交流,同時積極申報省、市、縣三級課題,圍繞課題扎實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這種方式在縱向上解決了學科教學遇到的難題,在橫向上輻射了一批鄉村教師。設立“教育改革發展基金”“雛鳳飛翔興教助學基金”“燭光關愛慈善救助基金”三個“百萬基金”,獎勵優秀學校、優秀育人團隊、優秀教師、優秀學子,幫扶困難教師,全面營造興文重學、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樹立起“優秀者優先、實干者實惠”的鮮明導向,點燃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專業成長、奮發有為的激情,促進了城鄉教育資源共享,全縣教育實現了由“一枝獨秀”向“滿園春色”的轉變,邁進了寶雞教育第一方陣,人民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升級變革,邁向集團化辦學

2023年下半年,鳳縣主動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升級了“名校+”工程,開始推行教育集團化改革,成立了“鳳縣中學·雙石鋪中學”教育集團。集團校實行一個法人校長負責制,集團內教師互通、管理同頻、教育教學同步、評價統一、教育成果共享。

集團通過搭臺子、壓擔子、架梯子,加大教師培訓培養力度,全年培訓教師1300人次以上。以名師工作坊為依托,大力實施課題研究,2024年全年申報立項省級課題7個、市級課題21個、縣級課題34個、校級課題138個。結題上年課題市級19個、縣級56個。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3以上,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壯大了城鄉學校骨干教師隊伍,使“名校+”共同體、教育集團的“聚變效應”無限放大:教師隊伍實現快速成長,質量實現快速提升。

在此基礎上,鳳縣不斷優化機制創新,高強度推進實施“四好教育”(好校長、好教師、好教研、好課堂),以“好校長”帶出好學校,以“好教師”“好教研”打造“好課堂”,推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通過組織開展“校(園)長擂臺賽”和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技能大賽,從教育理論、學校管理、師德師風、課堂教學、專業素養、數字化技能等方面,全方位組織開展專業技能大練兵,以提升校長、教師的專業水平,推動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涌現出年度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30名,累計產生市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73名,縣級教學能手146名,占教師總量的30%以上,“鳳縣好教師”骨干集群已經形成。打造“鳳縣好課堂”78節,創建“寶雞好學校”4所。

圍繞三觀純正、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業有成的育人目標,鳳縣創新實施學生成長評價辦法,堅持“五育”并舉,推進“立德·立心·立人”行動,大力培育心中有愛、臉上有笑、眼中有光、行中有善的新時代好少年,中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知識技能、信息素養得到大幅提升。

種種舉措,使得鳳縣的教師實現專業成長,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學校質量得到穩步提升,人民群眾期盼的優質均衡的教育已成為生動的現實。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教育體育局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