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指出,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構建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一、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上好課

思政課教師只有秉持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才能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在開展思政課教學時,教師應時刻清楚要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教育引導學生學習領悟黨的創新理論,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二、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上好課

思政課教師在言行上要做到“八有”,把課上到學生“心坎里”。一是言之有物,講好時政理論,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觀點;二是言之有序,注重表達的層次性、邏輯性;三是言之有理,兼顧學理、事理和道理,讓學科知識更有說服力、感染力;四是言之有情,以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與學生建立緊密的情感聯系;五是行之有方,確保教學的思路、方法和策略科學合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六是行之有效,積極創設符合學情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七是行之有力,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八是行之有戒,以身作則,堅守師德底線,守牢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防線。

三、以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上好課

思政課教師應尊重教育規律并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其興趣、志向、天資、才能、心理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獲得感。開展思政教學時,教師應堅持以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學科思維,提升關鍵能力,強化學科素養。此外,思政課教師要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學生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上好課

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思政課教師應保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社會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由表及里,進而引導學生在領會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明晰事理哲理,深刻認識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統一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五、以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上好課

在課堂上,思政課教師在傳授知識、傳播思想的同時,要向學生傳遞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大愛情懷,通過以愛育愛、以情育情,照亮學生的成長進步之路。在課堂外,思政課教師要甘為“人梯”,當好學生的知心人和貼心人,尤其是針對特殊家庭的學生,要多一分熱心關懷,多一分耐心交流,多一分細心幫助,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幫助學生走出煩惱。

六、以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上好課

面對多變的世界,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堅持“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致廣大而盡精微,著眼世界變局,聚焦中國戰略發展之需要,運用系統思維、辯證思維講深講透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明大德、行大道,存正心、走正道,增強胸懷天下、放眼世界的歷史自覺,堅定“四個自信”。此外,思政課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走向世界,以鮮活生動的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本文系寶雞市“大思政課”研究項目“教育家精神引領寶雞高中思政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階段成果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