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厚愛,溫暖陪伴
——班主任坐班管理之我見
作者:賀建利
發布時間:2025-07-16 16:18:04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鐵打的班主任,流水的學生。”包括在榆林高新第一中學帶班的經歷,2025屆已是我帶的第四屆學生。擔任班主任多年,雖然積累了一定經驗、提升了管理能力,但是學生管理一屆比一屆更具挑戰性,這便是我決定嘗試坐班管理的初衷。
在教育“內卷”的當下,學生承受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多重壓力。當青春期“撞”上學業高壓期,部分學生因內驅力不足轉而開始叛逆,且叛逆周期逐漸延長——這一現象在我所帶的這屆學生中尤為明顯。八年級時,陸續有科任教師反饋課堂紀律問題:在自習課上喧鬧不止,在朗讀課上積極性低,在集體活動中頻繁違規……班風班貌逐漸偏離“入室即靜,入座即學”的規范。
為扭轉這一局面,我積極響應學校提出的班主任坐班制,開始在科任教師授課及自習時段跟班陪讀。在近一年的沉浸式觀察中,我通過“望聞問切”深入了解學生的狀態,也由此引發了諸多思考。
一、在坐班陪伴中實現教學相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在班主任坐班管理中同樣適用。時間的投入往往伴隨收獲,坐班讓我對教育有了新的認知。
(一)在同理心驅動下的教育包容
在剛開始坐班時,我感到無所適從。40分鐘一節課,不同科目由不同教師授課,我作為坐著聽課的人,需要不斷切換思維,才能快速適應新的知識內容。大多數時候,當前的科任教師還未離開教室,下一位教師就已等候在門外。一天幾節課聽下來,若沒有些“坐功”,著實不好受。
對于能跟上課堂節奏的學生而言,40分鐘過得飛快,他們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生命拔節生長。語文課堂的唯美浪漫,數學課堂的多解思維,物理課堂的科學創造,地理課堂的壯麗山河,歷史課堂的悠久神秘,生物課堂的多彩生命……這些知識對于求知若渴的學生來說,充滿了魅力,課堂也因此成為他們“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場”。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在小組討論時興趣盎然,在獨立練習時寧靜專注,盡情享受著學習的樂趣。
然而,還有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解節奏。他們既不思考,也不參與互動,課堂對他們而言毫無樂趣可言。若不是教師再三強調做筆記,這些學生很少主動動筆,大部分時間要么發呆,要么摳手指甲,甚至“伺機”與周邊學生閑聊。要是碰上極為嚴厲的科任教師,他們也只能乖乖地坐著,一言不發……難以想象,對于這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來說,一整天坐著聽課得有多煎熬!
就這樣,經過幾天的坐班,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愈發柔軟,也多了幾分耐心與包容。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正是因為親身體驗了學生們的課堂狀態,我似乎能夠理解為什么有的學生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什么有時會精神不振,為什么作業總是完成得不盡如人意,為什么同樣的知識點講了無數遍,還是有人學不會……當我嘗試換位思考,站在學生們的立場看待問題,再面對他們調皮搗蛋、嬉笑玩鬧或是作業空白的情況時,內心便多了一些理解與包容,師生關系也不再緊張對立,在處理班級問題時也更加游刃有余。仔細想想,學生終究是學生,他們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糟糕。
(二)在紀律保障下的班風蛻變
在一個班級里,能夠完全自律自主、熱愛學習的學生少之又少,十中難有一二。在課堂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傳紙條、吃東西、交頭接耳、左顧右盼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一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也不例外。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貪玩話多,這些行為常常讓科任教師感到苦惱。面對課堂上種種不合時宜的狀況,教師們有時也束手無策——這邊剛恢復平靜,那邊又起事端,課堂亂成一團,毫無秩序可言,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學生成績也難以提升。這種情況嚴重威脅到了教學的“質量底線”。
當班主任開始坐班后,學生們面面相覷,似乎意識到今后在課堂上必須收斂自己的行為,否則將會面臨嚴重后果。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不少科任教師反饋:只要班主任坐班,課堂紀律就會有明顯改善,教學進度得以加快,課堂效率大幅提高,原本的“有效課堂”變成了“高效課堂”。與此同時,班風班貌也變得規整有序、文明和諧。畢竟,紀律是成績的重要保障,學習離不開有效的管理,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就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坐班整頓,班級學生的地理、生物模擬考試成績有了穩步提升,中期質量檢測成績更是大幅進步。同樓層的教師們紛紛稱贊我們班變化巨大,還不時前來詢問管理經驗。其實,哪有什么特別的管理秘籍,不過是對班級管理嚴防死守,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罷了。
“不給懶惰留時間,不給搗亂留機會,不給使壞留空間。”這便是我在跟班管理中總結出的經驗。現實就是如此,人性往往經不起考驗,而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更需要教師引導和管理。
(三)在跨學科浸潤中的能力提升
坐班也讓我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新課標倡導跨學科教學,而中高考的跨學科考查趨勢也要求教師具備復合思維。作為語文教師,我在坐班中接觸到了數學的邏輯之美,地理的山河之秀,甚至英語課中的文化差異,這些都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元素。
而坐班更寶貴的是讓我能夠有機會觀察“天團教師”的教學藝術:有的教師擅長課堂組織,有的教師精于提問技巧,有的教師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耳濡目染之下,我的課堂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多元風格,教學效率也有了顯著提升。
(四)在面批面改中的精準輔導
開始坐班后,教師也有機會對學生的作業面批面改。這種方式如同給學生打了一劑“預防針”,促使學生從態度上重視作業。一旦作業出現錯誤或空白,教師能立即對學生開展“一對一”糾錯輔導,幫助學生改正錯題。高新一中有“三寶”——導學案、便利貼和糾錯本。通過面批面改時的細致糾錯和講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效果遠超在傳統課堂上的集體講解的效果。
教師坐班不僅有效解決了學生作業交不齊、完成質量差、錯題得不到及時輔導等問題,還在互動的過程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對推動教育教學正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課堂是傳遞知識的場所,是學生成長的殿堂,更是生命得以滋養的沃土。在坐班期間每一節課、每一分鐘的陪伴里,班主任與學生相互影響、彼此成就。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從學生的反饋中獲得啟發,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二、坐班管理的弊端與改進
任何管理方式都有兩面性,坐班制亦不例外。若要最大化地實現其價值,需正視并規避潛在問題。
(一)學生自主管理的培養困境
坐班雖然能快速遏制課堂亂象,但是長期執行可能會削弱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旦脫離班主任視線,部分學生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叛,不利于班風的長效建設。改進方向:逐步引入“班級自治”機制,通過小組管理、民主議事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自我管理,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
(二)班主任的身心壓力激增
班主任工作本就瑣碎繁重,坐班制則進一步壓縮了班主任的個人時間與空間。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容易導致教師身心疲憊,影響其教育熱情。改進方向:學校可優化坐班彈性機制,如采用“輪換坐班”“重點時段坐班”等方式,減輕班主任的負擔,同時通過心理疏導、專業培訓等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在中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教育模式正逐漸退潮,基礎教育的重心轉向“解決復雜問題、創新思維”等核心能力的培養,這引發了我的深度思考:雖然坐班制的教育效果在當下很明顯,但是對學生創造力與自主性的長期影響還須繼續觀察。
“嚴管是厚愛,陪伴是告白。”若學校能將教師坐班制因校制宜、因班施策地實施,在紀律保障與自主發展間找到平衡,不失為現階段的有效管理手段。但面向未來,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與自我驅動力的建設性人才,仍須我們在實踐中持續探索。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高新區第一中學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