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音樂融入高校課程思政的探索研究
作者:田媚娜
發布時間:2025-07-17 16:16:39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將紅色音樂作為素材融入課堂思政教學內容,對于達成高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意在探尋紅色音樂融入高校課程思政的主要路徑,涵蓋樹立音樂教學的德育理念,在高校思政教學等范疇運用紅色音樂,強化紅色音樂的學科研究以及開展實踐活動等。借由持續推動紅色音樂深入腦海、銘記于心等途徑,能夠更好地發揮紅色音樂的教育功能。
[關鍵詞]紅色音樂 高校教育 課程思政
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紅色音樂文化研究(編號:2024XYA06)。
引 言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的全過程。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課程思政是新時期倡導的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即高等院校把思想政治教學與專業課程進行有機融合,要求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融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從而實現理論知識與教育成效的良好展現。紅色音樂是我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在當下復雜的國際教育環境中,高校應當切實利用好紅色音樂課堂思政教學這一有力平臺,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學根本任務。開展將紅色音樂教育融入大學課堂思政新途徑的研究與探索,能夠更好地挖掘紅色音樂自身所具備的思政教育效能,從而充分發揮紅色音樂教育的豐富資源優勢,全力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民族情懷,引導他們樹立起崇高的信仰。
紅色音樂具有的意義
紅色音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本土性、民族性、群眾性和時代性。紅色音樂通常借助二次創作將紅色精神融入歌曲、秧歌劇、鋼琴曲等音樂形式中。在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歷史階段,紅色音樂都曾起到過重要的鼓舞和教育作用。
紅色音樂展現出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與題材,諸如歌曲、交響樂、歌劇、舞劇、器樂曲、戲曲等,不僅傳承弘揚了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風格,還蘊含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鍵內容,是指引中國共產黨引領全國人民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紅色音樂作品的主題極為豐富,和社會政治、中國革命、愛國主義、理想主義等緊密相連,涵蓋了革命與抗爭、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英雄楷模、理想主義與信仰、社會改革建設等諸多方面。紅色音樂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在奮斗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思想理論、戰略決策、杰出人物等,不同的紅色音樂在題材和風格上均能夠體現出特定時期的象征意義,對于我們認識和領會其精神內涵有著重要價值。
紅色音樂的價值意蘊
1.審美培養功能
紅色音樂在教育教學中的審美培養功能極為重要,它不僅是音樂藝術的一種呈現形式,更是對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理念以及道德價值的藝術表達,對大學生的審美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影響。紅色音樂借由歌頌歷史事件與偉大人物,呈現出了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風采,傳遞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審美與人民情感,經由音樂的表現形式,承載了特殊時代的審美價值與人文記憶。紅色音樂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歌詞內涵激發著學生們的情感共鳴,讓其在音樂審美過程中感受到革命斗爭、奉獻精神等主題所帶來的情感沖擊,推動他們形成對于這些主題的審美情感。紅色音樂融合了中國革命歷史與優秀的音樂藝術,通過對歷史事件、英雄事跡的贊頌,傳達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審美價值觀。紅色音樂憑借其卓越的作曲、編曲技巧,啟迪學生對音樂審美品位和品質的認知。
2.價值引導功能
紅色音樂是我國社會主義優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蘊含著崇高的民族信念與價值觀念,這對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極為有益,能夠有力推動其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思想道德建設。紅色音樂借助對革命、奉獻精神、社會主義理想等主題的歌頌,助力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社會觀念,引領他們構建發展社會的共享理念,進而增進愛國情懷、集體主義、奉獻精神,強化社會主義責任感。紅色音樂通過對祖國的歌頌來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民族的振興而貢獻力量。紅色音樂通過對英雄和奉獻精神的歌頌,培育大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鼓舞他們奉獻社會、服務民眾,形成高尚的人生追求。紅色音樂體現了勞動、奮斗、拼搏的精神,借由音樂的情感和歌詞,激勵大學生熱愛勞動,珍視奮斗,追求個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
3.榜樣塑造功能
紅色音樂對于大學生的榜樣塑造功能極為顯著。其通過對革命英雄、偉大領袖以及奉獻精神的歌頌,樹立崇高的榜樣,從而對大學生起到鼓舞、激勵與引導作用,促使他們邁向正確的人生道路。紅色音樂里呈現了革命時期英雄人物的感人至深的事跡,勾勒出了時代楷模堅守信仰的偉岸形象,這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譬如,紅色音樂借助歌詞、旋律以及表演形式塑造了劉胡蘭、劉志丹等革命英雄的形象,對他們的英勇事跡、奉獻精神和革命理念予以贊頌,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向這些英雄榜樣看齊并學習。紅色音樂凸顯奉獻精神,塑造出焦裕祿等時代楷模的高大形象,對為人民、為國家、為理想奮斗終身的價值觀進行歌頌,有益于激發大學生的奉獻精神。紅色音樂著重強調革命斗爭的勇氣和決心,所塑造的聶耳、賀綠汀等革命時期音樂家的形象,有助于激發大學生一往無前、勇敢直面困難與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堅定信念,勇于追求理想。
4.感召激勵功能
紅色音樂對大學生的感召激勵作用極為重要,其通過歌詞、旋律以及情感的傳達,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促使他們積極進取、奉獻社會。紅色音樂中凝聚著中國共產黨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勇于探索的革命斗志與時代精神等,對當代大學生起到了強烈的感召激勵作用,助力他們克服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以更為積極的姿態投身偉大事業的建設中。紅色音樂對祖國、人民和英雄進行了歌頌,借由音樂傳遞愛國主義情感,提升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他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振興而持續奮斗。紅色音樂以革命、奉獻、努力為主題,通過歌詞和旋律傳遞拼搏、奮斗的精神,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積極面對生活、努力奮斗的信心與勇氣。紅色音樂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主題,通過音樂傳遞奉獻精神,激勵大學生為社會、人民的進步與發展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紅色音樂和高校課程思政的關系
1.紅色音樂與高校課程思政同行同質
紅色音樂中蘊含著極為重要的思想政治元素,承載著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以及思想內涵,與課程思政的價值追求高度契合。其一,紅色音樂在歷史與文化方面傳承了中國革命文化的輝煌傳統,其從中國的革命歷史中獲取力量與靈感,將革命英雄、人民斗爭的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加以融合,從而形成了一種別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其二,紅色音樂是中國現代先進革命文化的集中展現,借助音樂作品傳達了革命、奉獻、社會正義等核心觀念,激勵人們投身革命事業,傳遞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思想與行動指向。課程思政的目的在于通過課程來傳遞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引領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三,將紅色音樂作為一種思想意識形態的文化呈現,能夠切實體現黨的理論和價值導向,契合課程思政培養目標。紅色音樂能夠滿足教育思政的功能需求,有利于培養出具有正確思想政治方向和積極向上精神風貌的新時代青年。
2.紅色音樂與課程思政功能相同
紅色音樂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任務,是開展思想理論教學的關鍵載體。通過紅色音樂的情感抒發、歌詞內容以及歷史背景的介紹,能夠從中剖析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奉獻精神等思想要義,從而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進而達成學校課程思政的目標。紅色音樂對黨的領導、民主體制,以及革命英雄的進步事跡予以歌頌,借由音樂傳播這些內容,能夠引導學生塑造高尚的政治理想,并為此奮斗終身。紅色音樂常常以革命英雄和優秀共產黨員為典范,贊美他們高尚的品德,諸如忠誠、勇敢、誠實、奉獻等,能夠對學生的品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他們向這些高尚品德看齊。紅色音樂與課程思政具有相同的功能,均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將紅色音樂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其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情懷、文化自信、社會責任感以及奮斗精神的優秀人才。
3.紅色音樂教育與高校思政教學目標相同
課程思政致力于回應高校教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立德樹人。借由專業課程,向學生傳遞科學的思想、理念以及價值觀念,并且教育學生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社會責任感與創新能力,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總體目標。紅色音樂以崇高理想與信念為底色,通過對紅色經典音樂的欣賞、演唱,能讓學生深切體悟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奮斗精神,進而構建起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紅色音樂以革命英雄和共產黨領袖為主題,通過客觀且公正地評判這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有利于學生正確認知歷史、領會社會發展規律,從而具備判斷力。將紅色藝術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把紅色藝術教育中的典型人物、歷史事實和感人故事等有機融入高校教學實踐,旨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彰顯紅色音樂資源的作用與價值。
紅色音樂教育融入高校課程思政的路徑
1.樹立音樂課程的德育理念
高等教育如果脫離德育目標,僅單一地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將會變得極為狹隘,難以觸及知識的巔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樹立德育理念是開展好課程思政教育的前提,故而,高校需明晰德育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引領教師深入學習并貫徹課程思政的相關文件精神,牢牢樹立課程思政的思維模式。教師需全面知曉課程思政的全新理念,領會其中的內涵、教育目標以及對學生的要求,思考怎樣更好地將紅色音樂融入課程思政當中,使學生在練習之中能更為深刻地體悟紅色音樂的精神內涵,進而產生思想共鳴,達成思政育人的目的。鑒于此,需充分汲取各高校的先進經驗,用心學習精品課程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從模仿與借鑒中明晰紅色音樂與課程思政的融合發展路徑。與此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始終緊扣德育這一根本原則,從言行舉止上體現出應有的師德師風,將自身塑造為學生學習的楷模。此外,學校要構建德育教育管理體系與評價機制,積極推動音樂教師借助紅色音樂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2.讓紅色音樂融入高校思政教學
將紅色音樂融入思政教學當中,需構建相應機制,在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以及黨課等各類課程思政教育中運用紅色音樂。在融入公共選修課程思政教育時,要全面凸顯紅色音樂文化的價值與作用,強化其在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獨特優勢。讓學生通過對音樂的賞析、研究,對歌曲、旋律等方面的美學特征以及背后所蘊含的革命理念和愛國主義思想進行探究。通過討論、提問、回答等形式,推動學生深入思考與交流。在對音樂作品的賞析過程中,著重突出歌曲所表達的革命理想信仰和愛國主義精神,經由教師講解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領會革命先輩的偉大信仰和奉獻精神。在融入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專業選修課時,要精準把握紅色音樂課程教育基本內容與專業選修課在目標和內容上的契合度。教師要針對思政教育類相關專業的特點,選取思想政治性較強的音樂作品,在融入過程中也要格外注意避免出現娛樂化教學的情況,切實發揮出紅色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教學中的效用。紅色音樂在融入高校思政教學時,需要挑選能夠促使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紅色音樂,如《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走進新時代》等歌曲,通過紅色音樂賞析,讓學生群體更為深切地感受到紅色音樂的魅力,激發愛國主義思想,堅定為祖國繁榮昌盛持續奮斗的決心。
3.加強紅色音樂學科研究
強化紅色音樂學科研究是推動高校課程思政工作深入開展的途徑。高校需及時梳理對紅色音樂的研究,特別是針對其融入高校課堂思政教學的實踐經驗,總結高校課堂教育中的規律與問題。與此同時,高校要進行紅色音樂思政教育的理論創新,徹底化解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兩張皮”的問題,促使紅色音樂教育與課堂思政教學形成“協同效應”,持續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成效。首先,高校要確立科研育人的理念,激勵教師選取與紅色音樂相關的思政課題展開研究,整理資料,運用當前的紅色音樂教育資源,開設藝術培訓課程,強化紅色藝術教育合作。其次,高校要構建起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的教學育人架構,讓學生更好地接收紅色音樂知識,倡導與紅色音樂相關的科研方法。最后,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解析式教學、案例教學、互動式教學以及體驗式學習等方法,逐步替代常規的說教式、漫灌式、填鴨式教學,做到言之有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真正入耳、入腦、入心。同時,要充分利用新興媒體資源輔助課程教學,借由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各類新媒體傳播紅色音樂文化,推動紅色話題討論模式常態化。
4.開展紅色音樂實踐活動
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紅色音樂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紅色音樂的思想性與內涵性極為豐富,對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與高尚情操大有助益。高校要積極籌劃開展以紅色音樂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持續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比如,高校通過舉辦紅色音樂演唱比賽等活動,讓紅色音樂與當代音樂文化有機融合,進一步增進學生對紅色音樂的認知,深度領會在革命戰爭時期音樂藝術工作者創作的艱辛以及頑強不屈的精神。此外,高??梢越M織紅色主題的歌劇、鋼琴表演等文藝活動,使學生從中體悟中國紅色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革命先輩為了國家和人民而不懈拼搏的艱難歷程。針對音樂舞蹈專業的學生,學校可組織編排紅色舞臺劇,通過公開演出的形式,向學生傳遞愛國主義思想。
結 語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下,國內外多種文化思潮持續碰撞,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們必須高度警覺來自文化領域的滲透,防止大學生在意識形態上出現偏差。新時代的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塑造期,對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干擾極為敏感,面對如此復雜的形勢,高校深入推進紅色音樂對于課程思政有著重大意義。通過將紅色音樂納入高校課程思政,讓學習者感受紅色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與思想引領力,體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此過程中,學校必須確立音樂教育的德育觀念,將紅色音樂教育融入課堂思政教學,強化紅色音樂學科研究,開展紅色音樂實踐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切實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敏.紅色音樂融入高?!兑魳疯b賞》課程的路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27):37-40.
[2]張勇,張晨.紅色音樂文化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研究[J].民族音樂,2020(5):75-77.
[3]楊磊.思政視域下藝術高校鋼琴課程與紅色文化融合的路徑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3):79-81.
[4]張杞茗.紅色音樂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音樂,2022(11):17-19.
[5]趙曉琳,曾艷.紅色音樂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教育學術月刊,2022(9):61-67.
[6]張春博.課程思政理念下紅色歌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2(5):139-144.
[7]張紅蕾.紅色音樂文化與課程思政融合的實踐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9):116-119.
(田媚娜: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