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三聚焦”構建基層協同育人聯合體
發布時間:2025-08-24 16:21:4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為有效解決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德育美育、心理健康、體魄強健、權益保護等突出問題,商洛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進“教聯體”“三秦家長學校”“社區家長學校”建設,聚焦主體責任、平臺資源、薄弱防護等,全力構建“政校街家社”各方全參與、“縣區城鄉學段”試點全覆蓋、“線上線下”渠道全運行、“家長學生”群體全受益的基層網絡式家校社協同育人聯合體。

一是聚焦“六個主體”筑牢責任網。堅持政府統籌,將“教聯體”建設列入提請政府研究的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定期向市政府匯報,邀請分管副市長開展調研、主持召開會議,確保政府重視支持。推動部門協作,建立健全市縣兩級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三秦家長學校分校,研究制定各部門工作任務清單,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定期召集各部門進行協調調度,確保各責任單位共同發力。堅持學校主導,以學校為圓心整合各類資源組建校級教聯體、三秦家長學校,拓展第二、第三課堂,推動館校協同、醫教互促、體教互融、家校互動、警校同步,確保所有工作圍繞學生。凝聚社區力量,推動居民(村民)委員會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立社區家長學校,各級婦聯通過社區家長學校、文明家庭建設等多種渠道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實踐活動,確保家庭教育指導落實。引導家庭盡責,健全家校溝通聯系制度,開展大家訪、“家長+”課后服務等家校共建活動,加強專業指導隊伍建設,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確保家長履行育人職責。鼓勵社會參與,做好宣傳、倡議,積極對接吸納社會資源單位加入“教聯體”,挖掘現有人、財、物等各類資源,拓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確保教育發展環境優良。


二是聚焦“四級平臺”搭建資源網。用好省級平臺,成立“三秦家長學校商洛分校”,積極對接省級三秦家長學校“兩號三熱線”,按要求做好線上資源推廣及素材資料報送,邀請省級專家、高校教授、知名學者等到商洛開展專題講座培訓、家庭教育宣講、參與式工作坊、家長公益課、考生心理調適等系列活動,提升水平。建好市縣平臺,推動秦嶺博物館、金米村等各類教育基地與臨近學校聯合開展生態農業、秦嶺藥膳、森林研學等課程建設,匯集“社會大課堂”資源打造“生態+”“紅色+”“勞動+”“賽事+”“非遺+”“科技+”等課程體系,開展研學走訪、農耕體驗、賽事健身等實踐活動,實現輻射覆蓋。拓展鎮村平臺,召開全市2025年家校社協同育人聯席會暨“教聯體”建設啟動會,下發逐年壓茬推進的“建設任務清單”,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市縣(區)兩級“教聯體”全覆蓋、市縣(區)校三級線下“三秦家長學校”全面建立、社區家長學校覆蓋率達到80%以上。延伸校級平臺,全市共遴選95所學校開展校級“教聯體”建設試點,實現縣級區域、城鄉地域、辦學類型、建設形式、學段分布“五個全覆蓋”,同時高中階段學校全面開展試點、市直學校全面開展試點,中心校以上學校全面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


三是聚焦“五大痛點”織密防護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聯合市衛健委、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遴選骨干人員團隊建立專家指導服務團,開展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組織舉辦專題講座、家長公益課、父母學堂、村民夜校等系列活動,全市350名教師取得心理咨詢師或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20余萬名家長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突出家庭監護安全,519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公布校園長熱線電話,常態化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充分利用家長會、教師家訪等“見面”機會,與家長點對點、面對面溝通防溺水、交通安全、用氣用電、網絡沉迷等家庭監護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委會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治理,用好公益講座、志愿宣講等,強化家教家風宣傳教育。強化校外體育鍛煉,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十條措施,大力推進校內與校外、普及與拓展、教學與競賽相結合的學生體育鍛煉模式,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免費或優惠向學生、家長開放,結合全民健身、健康素養教育、觀賽參賽等開展“愛我商洛 強健體魄”主題實踐活動,鼓勵“小手拉大手”養成家庭鍛煉習慣。優化社會治安維穩,聯合公安、市監、城管等部門,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開展涉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護校安園”專項行動,依托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基地開展模擬監獄法庭、警示教育、法治報告等活動,多措并舉,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校園欺凌。做實兒童關愛保護,聯合市婦聯成立48支“愛心媽媽”志愿服務隊,2584名“愛心媽媽”對4459名留守困境兒童開展“手拉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培養專業兒童防性侵講師388名,實施“女童保護”公益課小學階段全覆蓋行動,開展未成年人防性侵知識講座1076節,受益兒童47810人。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