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工作人員幫我和企業約了面試,沒想到僅僅三天,我就坐在新辦公室上班了。”8月24日,陜西頂誠招標有限公司員工白雪說。窗明幾凈的辦公環境下,她熟練地處理著文件,從容自信地與同事交流。

從家到公司的距離曾經在白雪心中無比遙遠——那是一年多全職媽媽生活帶來的職場疏離感。白雪的焦慮是無數職場媽媽的共同經歷?!斑h離職場一年多,我覺得跟人打交道都不太熟練了,所以出來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擔心自己不適應?!卑籽┨寡裕啔v投遞后的石沉大海,更讓她感到前路迷茫。

一個偶然的機會,白雪加入了西安市灞橋區政府組織的就業驛站微信群?!叭豪锏墓ぷ魅藛T特別負責,每天都發布招聘信息?!卑籽┱f。

有一天,陜西頂誠招標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政崗位招聘信息讓白雪看到了希望,她便主動聯系了驛站工作人員。

令白雪驚訝的是,短短三天,她便順利到崗。白雪的成功就業是灞橋區就業服務成效的一個縮影。

為精準破解重點群體就業難題,灞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西安市建立“首家區級零工驛站”,創新就業服務模式,為不同類型的零工群體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就業支持體系。今年以來,灞橋區零工驛站已累計開展各類活動18場,舉辦零工市集活動5場,提供就業崗位3200多個。

就業服務不僅為求職者帶來機會,也為企業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困難。西安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事專干王燕婷對此深有體會:“我們公司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直都有較大的用工缺口?!?/p>

近年來,在灞橋區人社局的幫助下,西紡集團成功招聘60余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用工壓力。企業還被認定為就業幫扶基地,目前吸納了4名脫貧勞動力就業。

“穩崗返還、社保補貼、就業幫扶基地等政策支持,降低了企業的用工成本?!蓖跹噫谜f,這種“雙贏模式”讓企業和求職者都從中受益。

社區作為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是連接群眾與就業資源的關鍵節點。灞橋區人社局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聚焦社區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著力破解群眾就業難問題。

目前,灞橋區已建立30家街道、社區、商圈就業服務驛站,依托數字化平臺對轄區居民的就業信息進行動態篩查;針對未就業、登記失業或就業困難的人員,立即啟動“131”幫扶機制。

紡織城街道家門口就業推薦官屈凡凡說:“我們會對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進行電話回訪,約他們見面進行崗位推薦。除此之外,我們會舉辦招聘會、社區宣傳活動?!?/p>

剛畢業的大學生王展鵬就是受益者。他偶然看見社群發布的招聘信息,便來到驛站尋求幫助。工作人員在平臺匹配了3家適合他的酒店管理崗位,并邀請職業指導師幫他優化簡歷、模擬面試。不久前,他成功入職半坡藝術區春秋舍酒店。

技能培訓是就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灞橋區通過“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活動宣傳政策,圍繞群眾關注度高的實用工種開設職業技能線下公開課。

8月22日,正在學習茶藝的西安北方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學員毛月萍告訴記者,高端民宿和茶葉電商領域都需要專業茶藝師。在這里經過系統學習后,她準備報考茶藝師資格證。

“每期培訓都會組織四五家企業來學校舉辦小型招聘會,幫助學員找到適合的崗位?!蔽靼脖狈铰殬I技能培訓學校執行校長王蕊玲介紹,技能培訓結束后,灞橋區人社局聯合培訓機構通過“一對一職業指導”明晰職業方向、精準匹配招聘信息,切實解決學員就業路上的“攔路虎”。

灞橋區人社局創新服務模式逐漸產生“漣漪效應”。從零工驛站到社區服務站,從技能培訓到就業見習,多層次就業服務體系正在形成。據統計,截至7月底,灞橋區今年已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390人,完成年度任務的67.4%;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70余場,提供崗位3.7萬個。

灞橋區人社局就業促進科負責人陳力文表示,將持續優化“穩就業、強技能、促增收、防風險”工作閉環,通過拓展就業服務場景、深化重點群體幫扶、強化技能培訓實效、完善政策保障體系等舉措,推動就業服務從“?;尽毕颉疤豳|量”躍升。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