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教育這片培育技能人才的沃土上,有一位深耕電氣自動化教學領域20年的“引路人”——崔屹嶸老師。作為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帶頭人,他始終秉持“以技立身、以育化人”的教育理念,將企業實踐經驗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用精湛的專業技能和無私的育人情懷,為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懂技術、能操作、善創新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高職教育領域的優秀典范。

20250908164654807-49-62bc7.png_scale.png

一、革新教學模式,打破“理論與實踐脫節”壁壘

“高職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學得會、用得上’,絕不能讓課本知識與行業實踐隔著一道墻。”這是崔屹嶸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2005年,崔屹嶸進入高職校園任教,經過幾年的教學和時間,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電氣自動化領域的PLC編程、變頻器調試等核心技能“聽得懂、不會做”,畢業進入企業后還要重新培訓,難以快速適應崗位需求。

為解決這一痛點,崔屹嶸主動牽頭重構課程體系,以行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將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課程拆解為“項目化任務模塊”。例如在《工程制圖與電氣CAD》課程中,運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學、做”一體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教學效果良好,培養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對《工程制圖與電氣CAD》的教學課程的改革,精心組織整個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工程圖能力、繪制工程圖的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能培養出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他的推動下,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學生在實訓課上的參與度從原來的60%提升至95%以上,就業后得到合作企業的高度認可。

二、深化產教融合,搭建“校企協同育人”橋梁

“高職教師不能只守著課堂,更要當好校企合作的‘連接器’,讓企業資源成為育人的‘活教材’。”崔屹嶸深知產教融合是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任教以來,他始終致力于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從企業引入真實項目、技術標準和師資資源,為學生搭建“在校學習—企業實踐—畢業就業”的無縫銜接通道。崔屹嶸參與全國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西咸新區人工智能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工業智聯網應用陜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與工業大數據科教融匯創新中心建設。

20250908164649936-23-069fe.jpg

三、關愛學生成長,做“技能與人生”的雙導師

“高職學生大多對技術充滿熱情,但部分學生存在學習自信心不足、職業規劃模糊的問題,需要老師既教技能,又幫他們找準方向。”在崔屹嶸看來,高職教師不僅是技能傳授者,更應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始終堅持“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需求,用耐心和關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實現自我突破。

四、引領團隊發展,打造“專業教學創新”標桿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才能為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持續動力。”作為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團隊成員;省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成員;陜西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基地項目專家組成員,始終注重團隊建設,通過“傳幫帶”培養青年教師,帶領團隊開展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推動專業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崔屹嶸老師的事跡,是無數高職教師深耕專業、潛心育人的縮影。他用實際行動證明,高職教師不僅能培養出優秀的技能人才,更能為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貢獻重要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育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