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求索,教學相長

“離散數學”這門“不太親切”的課程在謝琨過硬的專業實力和獨特的個人魅力下變得更有溫度。謝琨在擔任離散數學的主講老師后,廣納學生意見,對教學方式進行了有效調整。“我們強化了課程中與計算機專業緊密相關的基礎理論,繪制知識圖譜,深化內容的創新性和挑戰度,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融合的高階性,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高階邏輯思維能力。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初級(記憶和理解)、中級(應用和分析)、高級(評價和創造)3個層次,設計變換不同難度系數的教學內容與問題‘陷阱’,滿足不同學生挑戰性學習需求。”除此之外,謝琨設計“思—辯”相結合,“獨立—協作”相交叉的多樣化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疑點問題答題卡、協作學習、專題討論課、開展翻轉答疑等。在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謝琨協同團隊以離散數學課程參賽,充分展示先進教學理念與創新成果,一路過關斬將,以優異的表現一舉獲得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該團隊也西電唯一在此屆比賽中獲獎的團隊。

她參與了“多模態感知數據驅動學習行為建模、分析與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申報、“計算機類課程智慧教育平臺”開發等科研活動,將科研反哺教學,讓科研有溫度,教學有深度。謝琨還同時擔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導師。作為本科生導師,她激勵學業上暫時落后的學生積極向上,幫助學生做好未來職業規劃,謝琨帶過的多位學生都曾獲得“優秀共青團干部”“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此外,她還悉心指導研究生,所在團隊獲“研究生導學思政育人機制改革創新試點團隊”和“‘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

二、開拓創新,趣味課堂

為提高網課教學效率,打破“課堂只有一位老師”的傳統授課模式,謝琨設計了“雙師雙側”的授課模式,即對相同時段的授課班級進行合并,每節課兩位教師同時進入直播間,由一位教師主講,一位教師主教,當教師 A“主講”的時候,教師 B 實時聯動,負起“主教”的責任,及時回答學生的提問、處理學生的突發情況,并快速記錄和梳理課程的相關信息,及時發起疑點問題答題卡,插入“擊鼓傳花”隨機答等互動模式,拓展課堂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課后,A、B 教師應就當日的教學情況進行交流,梳理問題,并不斷創新完善教學方法,搭建“師生學習共同體”,全方位保障教學質量。同時,B 教師每周將最近一周的典型問題整理成文檔,提供給學生查閱,并為建設線上自動答疑系統做準備。“雙師組”協同整個課程組成員進行“在線課程建設”,夯實“基層教學組織”,進行線上題庫的建設,將信息技術引入學習的全過程,對教學活動進行觀測,做出統計分析,并向任課教師反饋。“雙師雙側”模式得到學生們廣泛稱贊,在課后問卷中,80%以上學生對課程掌握情況非常滿意。“雙師雙側”模式也被評為陜西省線上教學典型案例。

三、春風化雨,以德育人

在謝琨看來,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首要的責任是立德樹人,而以身作則,將道德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二十余年執教過程中,她始終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思想,嚴于律己,愛崗敬業,用實際行動擔負起了人民教師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謝琨作為黨支部書記,其所在支部長期堅持“樹榜樣、促業務、抓落實”,設立了“教學先鋒崗”和“科教產教融合育人示范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系里超1/3教師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的教學或科研獎勵。對她而言,幫助學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與本能,當被問及為何多次幫助困難學生時,謝琨表示:“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能幫就幫。”從教以來,謝琨一直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與尊重,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她以關愛包容的心態接納每一個學生。春風化雨,以德育人,謝琨向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全部青春與熱情。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