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一米“陽”光
作者:謝 晶
發布時間:2025-09-16 10:39:09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它吹拂過山川和田野;
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
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
翻著手中的專著《諦聽教育的春天》,我的思緒回到了相遇的那個秋天……
依稀記得2024年9月1日,我心懷期冀地走進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來到即將接手的一年級四班。彼時的教室空無一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陸續涌入。我正觀察著他們,預想著初次見面的話語,突然一個男孩嘻嘻哈哈地跑進教室,手臂挎著滑落的書包,看到我時微怔,隨即走向角落的座位,將書包往凳子上一扔,便與同學攀談起來。那副目中無人的樣子讓我印象深刻,我特意記下他桌面上貼的名字——“陽陽”。
隨后的相處印證了我的擔憂:課堂上,他不是趴左趴右,就是站在窗口看風景,甚至發出怪音擾亂課堂;下課后更是狂奔不止,有時控制不住便就地“跪滑”,讓人膽戰心驚;與同學相處也矛盾不斷。這一切讓“久經沙場”的我頗為頭疼。
在與他的家人交流后我才得知,陽陽自幼由爺爺奶奶照顧,過度的溺愛與縱容造就了他現在的性格。父母平日忙于工作,陪伴時又多是指責打罵,甚至對我說:“老師你盡管收拾,他調皮,我們都知道,不怪你!”
打罵?若管用,家長早做了。放棄?這不是我的風格,更非教師所為。我嘗試溫柔鼓勵、嚴格管教、親切關懷,甚至讓他當紀律小組長,卻收效甚微——他從不正視我的眼睛。我想,或許還差一個合適的契機。
十月,契機來了。學校“三跳”比賽籌備時,踢毽子的人選遲遲未定。晨練時,我將拿著雞毛毽的學生集中起來開展教學,陽陽也在其中。他特意站在我正前方,賣力卻笨拙地踢著,眼睛時不時地偷瞄我,發現我注視他時,便踢得更用心。我心頭一熱,對他說:“陽陽,班上踢毽子算你一個,要加油為班級爭光哦!”“嗯,知道了!”第一次,他看向我的眼神認真而篤定。
比賽那天,我在賽場看到了他拼搏的模樣:全力沖刺,汗流浹背。結束后,他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成績,我摸摸他的頭,捧起他的臉說:“好樣的!”他最終獲得第七名,拿到獎狀時,在教室興奮地說:“謝老師,這是我的第一張獎狀,我要給爸爸媽媽看!”我趁機鼓勵道:“你看,只要努力就能做好,別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甚至更好,對嗎?”“是!”他的回答滿是喜悅與堅定。
放學時,我特意留下他,想跟接他的奶奶夸獎他。沒承想奶奶開口便是:“謝老師,是不是陽陽又惹事了?你揍他,這娃‘瓜’著哩!”看著陽陽低頭的樣子,我連忙打斷:“陽陽奶奶,不準再說‘瓜’之類的話了!他是我眼中的寶,聰明著呢!我把他當寶,你們可別當草。”我摸了摸陽陽的腦袋,看見他臉上重新揚起笑容。
此后,課堂上的他努力克制自己,積極發言,小腦袋很聰明,作業書寫得越來越工整,拼音字母尤其好看;午餐后主動打掃衛生、整理餐車;熱情地向老師打招呼……
在一個明媚的早晨,我走向教室,陽陽在走廊那頭紅著臉走近我,將一個橙子塞進我的口袋,說道:“謝老師,這個橙子特別甜,是我專門給你帶的,你一定要吃哦!”這分明是媽媽帶給他的餐后水果。我還沒來得及拒絕,他便跑遠了。望著他瘦小的身影,我眼眶濕潤,內心涌起一股暖流。
這個清晨,一米“陽”光灑在心田,我知道,教育的春天已經到來!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