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平,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帶頭人,汽車維修工高級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入選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計劃卓越技術技能人才項目,獲陜西省三秦工匠榮譽、陜西省產業工匠人才、陜西省技術能手、西安市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他以其深厚的專業底蘊、精湛的技藝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依托陜西省及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課程教材建設、技術創新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成為推動區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杰出代表。

20250917095011700-13-46109.JPG_scale.jpg

一、構建“賽教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推動人才梯隊化發展

白永平老師憑借自身多次在全國汽車診斷師大賽等權威賽事中獲獎的豐富經驗,將競賽標準、技術規范和實戰要求系統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他提煉出“多徑校驗,交叉定位”等故障診斷方法,并將其轉化為可傳授、可訓練的教學模塊,建立了一套科學化、系統化的競賽選拔與梯隊培養機制。

通過強化訓練、模擬實戰和以賽促練,他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技能競賽獎項6項、省級獎項20余項,涵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帶一路”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等重要賽事。他所指導的部分教師已成長為“雙師型”教學骨干,培養的學生多數成為行業企業技術中堅,構建了“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的完整人才梯隊,實現了人才培養的系統化、規模化與高質量輸出。

20250917095028931-52-ff56f.JPG_scale.jpg

二、開發優質教學資源,促進課程教材與行業標準深度融合

白永平老師注重將技術實踐與教學創新相結合,大力推進課程與教材建設。他主持開發的《汽車保養作業標準與流程》課程,精準對應行業企業崗位需求,被評為陜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陜西省優質繼續教育課程,被全國20余所院校廣泛采用,學習者覆蓋職業院校學生、行業技術人員、部隊軍人以及監獄服刑人員,累計超1.8萬人,有效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推廣。

20250917095028890-69-5442a.JPG_scale.jpg

20250917095028781-81-2ce5d.JPG_scale.jpg

在教材建設方面,他主編的《汽車安全舒適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較早引入德國IHK教學模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重構內容體系,被15所院校采用,獲得良好教學反響。此外,他與“理想汽車”等頭部企業合作開發定制化教材,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確保教學內容緊跟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發展趨勢,顯著提升了專業教學的適應性和前瞻性。

三、開展技術創新與工具研發,賦能教學改革與行業服務

面對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快速發展對教學與維修實踐帶來的新挑戰,白永平老師帶領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技術攻關與工具研發。他主持開發了“汽車繼電器電路輔助測量盒”“車載網絡故障檢測終端”等實用型教學工具,有效解決了在線測量難度大、故障定位效率低等行業痛點,故障排查效率提升50%以上。相關成果獲國家專利4項,并獲校級科研項目一等獎1項。此外,團隊開發的“車載網絡故障實驗平臺”可模擬多種總線通訊故障,大幅降低實訓成本;而“自動駕駛改裝實訓車”等高端平臺的建設,則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教學與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撐。他還參與省級科研項目3項,這些技術成果不僅顯著改善了實訓條件,更在開發過程中有效提升了師生的工程實踐與系統設計能力,體現了教學創新、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

20250917095029049-21-ea1b6.jpg_scale.jpg

白永平老師以其非凡的技藝、創新的精神和育人的情懷,成功將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成為一個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競賽引領于一體的高水平平臺。他通過技能大賽淬煉精英,通過課程教材固化知識,通過技術創新破解難題,通過校企合作匯聚資源,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服務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新時代“雙師型”教師和卓越技術技能人才的典范。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