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勉縣教體系統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錨定“建設教育強縣”目標,在隊伍建設、質量提升、均衡發展等方面深耕細作,以更堅決的態度、更精準的舉措,書寫著新時代縣域教育的奮進篇章。

一、聚焦立德樹人,以更強黨建引領育人方向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首要是“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我們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確保教育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全縣128所中小學(幼兒園)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面落實。我們深入實施“清廉學校”建設和黨員教師“雙培養”工程,近3年累計培育縣級優秀黨建服務品牌7個,創建五星級黨組織24個,新打造市縣清廉學校培育校41所,將99名黨員培養為骨干教師,44名骨干教師培養為黨員。培育勉縣第四中學、實驗小學為省級“雙創”示范校。去年以來,全縣開展思政專題培訓28場,覆蓋教師4300余人次,打造出“紅色勉縣”“武侯精神”等12個本土化思政品牌,其中《三國文化中的家國情懷》課程獲評陜西省“大思政課”優秀案例。勉縣成功獲評陜西省“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示范試點縣。

正是這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自覺,讓勉縣教育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方向不偏、步履堅定。武侯中學躋身中國縣域百強中學,縣少兒體校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實現了育人質量與特色發展的“雙突破”。

二、聚焦群眾關切,以更優體系回應民生期待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上學難”“上好學”問題。我們從群眾需求出發,逐項破解教育民生痛點。扎實推進優質園與薄弱園“一對一”結對幫扶,擴增城區普惠性學位,提升保育教育質量,讓“幼有優育”觸手可及,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95.12%,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7%,讓 “幼有優育”從愿景變為現實。針對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我們以集團化辦學為抓手,組建32個教育集團,覆蓋城鄉學校86所,通過“強校帶弱校”“名校+新校”模式,帶動薄弱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確保每個孩子“家門口上好學”。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計劃”,探索“特色學科+綜合高中”模式,推動武侯中學等頭部學校本科上線再提升、名校錄取有突破,帶動全縣高中集群發展;對接縣域主導產業,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推行“校企雙元育人”,為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時,完善隨班就讀+送教上門服務體系,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應入盡入,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三、聚焦五育融合,以更活路徑涵養幸福生態

我們聚焦課堂主陣地,推動“五育并舉”落地生根。針對過去“重智育輕素質”的傾向,我們以改革破題,構建起“基礎+特色”的育人體系。堅持德育鑄魂,打造“紅色基因+傳統文化”雙主線德育體系,扎實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研學實踐和公益服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厚植家國情懷;堅持智育提質,以“減負增效”為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模式,精準分層教學,用好信息化賦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個性發展;堅持體育強基,鼓勵“課間10分鐘微運動”,抓好“三操”“兩會”“三大球”等常規體育活動,保障每天綜合體育時間不少于2小時,減少“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堅持美育浸潤,開齊開好美育課程,加強藝術類社團活動,積極推動讀書行動和漢字書寫,定期舉辦書畫展、校園藝術節,營造“處處皆美育”的校園氛圍;堅持勞動育能,上好每周一節勞動課,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勞動研學,培養學生生活技能;強化心理健康護航,建立心理健康監測關愛機制,幫助學生構建幸福成長積極心態,守護“臉上有笑、眼里有光、身上有汗”的健康成長生態。

四、聚焦隊伍建設,以更實舉措夯實發展根基

教育家精神的支撐是“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專業追求,這要求我們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第一資源”。面對教師結構性缺編、專業能力不均衡等問題,我們打出“引才、培才、留才”組合拳。近五年累計招錄教師478人,全縣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超98.5%。現有全國模范教師2名、陜西省教學名師1名,建成省級學科帶頭人工作坊10個,新增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我們構建了“國培-縣培-校培”的三級教師培養體系,去年以來開展各類培訓62場次,覆蓋教師5200余人次。在保障激勵上,我們堅決落實“教師待遇不低于公務員”要求,去年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186萬元,為4所學校修建了教師周轉房;完善“師德檔案+負面清單”制度,對師德失范行為“零容忍”,選樹“最美教師”“師德標兵”等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去年推動182名優秀教師向薄弱學校流動,其中城鄉交流98人,有效激活了教師隊伍“一池春水”。

五、聚焦服務保障,以更優環境護航教育發展

教育發展,保障先行。我們立足縣域實際,著眼長遠發展,持續完善教育保障體系。“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4.38億元,新建勉縣實驗小學沔水校區,回購改造城區幼兒園1所,實施改擴建項目16個、校舍維修項目184個,增加學位3000余個。完善教育資助體系,“十四五”期間累計發放資助金3.93億元,資助學生20.17萬人次,為6627人次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8306.6萬元。完善校園及周邊安全穩定風險隱患預防與責任體系,全面完成校園安防“四個100%”建設任務,建成省級“平安校園”13所、市級24所。面向“十五五”,我們已重點謀劃智慧校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等教育項目15個,總投資14.22億元。

踐行教育家精神,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站在建設教育強縣的新征程上,勉縣教體系統將始終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爭一流”的使命感,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育人質量,為勉縣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教育力量!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