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探索
作者:杜清鋒
發布時間:2025-09-18 15:41:27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將教學、訓練、競賽與評價有機融合應用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教學理念。文章主要探討和剖析該教學模式在體育課教學中的內涵、邏輯關系、實施價值,以及構建的相關策略,旨在為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推動高職體育教育卓越發展,助力高職學生多元成長。
[關鍵詞]高職體育 “教、練、賽、評” 一體化 內涵構建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高職院校“教、練、賽、評”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SGH24Y3367)。
引 言
在當今教育領域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體育教學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創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與職業能力的契合。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優化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為關鍵的意義。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往往面臨諸多困難,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僵化,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熱情;學生多處于被動接受知識與技能的狀態,缺乏主動探索與實踐的機會。而高職院校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模式的構建探索,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以創新的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手段、多元的評價方式,打造出卓越的體育教學新范式,真正踐行了體育教學賦能人才多元發展的重要使命。
高職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1.“教”:先進體育教學理念的引領
“教”是高職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基石和關鍵環節,涵蓋了豐富多元的內容。教師依據高職體育教學大綱以及高職學生的專業特點與個體差異,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教”的環節,教師應向學生做出準確、規范、流暢的動作示范,精準而清晰地展示每個細節和步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運動記憶。此外,還應講解體育項目的運動基本規則、專項技術動作要領、運動原理等理論知識,闡釋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內涵等,通過理念轉變優化教學目標設定、課程內容選擇與教學方法設計,將體育文化、運動科學、健康知識、競賽策略等豐富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對該項運動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為后續的練習與競賽奠定堅實的基礎。“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健康觀念與運動安全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使他們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在未來職業生活中的積極影響。
2.“練”:多元化的體育訓練實踐體系支撐
“練”是高職體育知識和技能鞏固與提升的關鍵路徑,學生將所學體育知識與技能進行內化與強化,通過課堂練習、課后自主訓練及社團活動等多種途徑,反復鞏固所學體育技能,提升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一體化中的“練”是從體育課基于健康體魄和掌握技能的目的出發,突出日常“勤練”,強調針對性、系統性與持續性。“練”并非學生盲目機械的重復,而是構建分層分類的高職體育訓練實踐體系,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精心設計,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包括基礎體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職業體能訓練等不同層次與類型。訓練內容緊密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注重對基本技能的反復練習與鞏固,同時逐步拓展訓練的難度與深度。“練”還注重體育訓練方法的多樣性與科學性,結合現代體育訓練技術與設備,如運動視頻分析軟件、體能訓練監測儀器、運動監測手環等,實時掌握學生的訓練狀態與身體指標,及時發現訓練中的問題與不足,調整訓練強度與內容,確保訓練效果和技能提升的最大化。通過這樣科學系統的訓練,提高學生訓練積極性與實效性,使學生的運動技能得到穩步提升,同時培養了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與自律意識。
3.“賽”:搭建豐富的競賽平臺
“賽”是高職學生體育競技能力檢驗與素養培育的核心舞臺,也是學生展示自我的實踐平臺。構建校內校外多層次體育賽事平臺,包括校內班級賽、校級聯賽以及校外行業體育邀請賽等,為高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讓其有機會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在激烈的比賽中進行全面檢驗與應用。通過真實的競賽環境,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學會在壓力下運用所學技能,提升他們的運動競技水平、應變能力與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競賽過程中培養的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遵守規則的意識,都是學生未來步入社會所必需的關鍵素養。同時,“賽”還能夠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激發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熱情,促進校園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
4.“評”:科學評價反饋機制的保障
“評”貫穿于高職體育“教、練、賽”的全過程,是體育課教學反饋與質量保障的精準標尺,是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客觀、公正評估的重要手段。基于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建立全面科學、多元化的高職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考量學生課堂表現、訓練效果、競賽成績、團隊協作能力及體育素養提升等多方面因素,不再僅僅依賴期末考試的單一成績。評價方式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體育學習全貌。通過這種全面而細致的評價方式,教師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成長軌跡,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有力依據,將評價結果的反饋應用于教學調整、學生激勵、資源配置優化和改進等,同時,引導學生明確努力方向,激發學習動力,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價值觀,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高職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邏輯關系
1.“教、練、賽、評”環環相扣的遞進邏輯
“教、練、賽、評”四個環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呈現出一種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教”是基礎,為“練”提供了理論基礎、知識指引與技能指導,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教學內容后,才能進行有效訓練。“練”是關鍵,不僅鞏固“教”的成果,還是“賽”儲備能力的過程和前提條件,通過系統訓練,學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具備了參加比賽的能力。“賽”是檢驗與提升,是對“教”與“練”成果的檢驗與展示,并促進“教”,同時也為“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依據。“評”是反饋與激勵,對“教、練、賽”進行總結、評價與反饋,將評價結果反哺于“教”,促使教師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調整“練”的策略與重點,改進“賽”的組織與安排,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教學閉環。
2.“教、練、賽、評”相互促進的協同邏輯
“教、練、賽、評”四個環節之間還存在著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邏輯關系。以教代練、以練促賽、以賽檢教、以評導練。“教”的質量提升會帶動“練”的效果增強,因為高質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精準地掌握訓練方法與技巧。“練”的深入開展有助于“賽”的水平提高,訓練有素的學生在比賽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實力,展現出精彩的競技水平。“賽”的精彩進行能夠豐富“評”的內涵與維度,使評價更加全面、客觀、真實。“評”的結果反饋能夠促進“教”的改革創新、“練”的科學優化與“賽”的組織完善。四個環節相互協同,共同推動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與學生體育素養的全面發展。
高職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價值
1.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育素養與綜合能力
一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通過“教、練、賽”三個環節,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技能,身體素質得到顯著提升,運動技能也在不斷的實踐與訓練中得以熟練掌握。同時,學生通過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和運動技能,能夠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長期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為應對未來職業的體能需求打下基礎。二是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學生能更精準地掌握各類體育技能動作要領,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而競賽則為學生提供了檢驗技能和提升技能的平臺,促使他們在比賽中不斷磨煉技藝,提升技能熟練度和競技水平。三是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在人才培養上應包含身心素質,突出品質素養,既要體現“體質”與“健康”,還應彰顯“精神”與“品質”。在“賽”與“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溝通能力、應變能力、自律能力與挫折承受能力等得到了充分鍛煉。
2.有助于提升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質量
“教、練、賽、評”一體化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環節的壁壘,使教學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教學過程更加流暢、高效。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學生也能夠在連貫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顯著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一是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更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興趣愛好與職業需求,促使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如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活力,推動高職體育課程體系不斷完善。二是教學環節相互銜接。“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避免了教學碎片化,促使教學內容與方法多元化。教師教完后學生能及時練習鞏固,競賽又能檢驗教學成果,評價則為教學調整提供依據,使教學過程形成完整閉環,提升教學的流暢性和邏輯性。同時,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教學團隊的凝聚力和創新力。三是優化教學資源配置。該模式促使高職院校圍繞教學目標合理配置資源,加大對場地、器材、師資等體育教學資源的投入與整合,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一方面,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與器材配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場地與條件;另一方面,整合教師資源,培養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訓練指導能力與競賽組織能力的“雙師型”體育教師隊伍,此外,還應積極開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體育教學資源和在線學習平臺,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3.有助于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一是營造濃厚體育氛圍。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吸引了廣大學生的關注,激發了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使校園內充滿了濃厚的體育氛圍。學生在課余時間紛紛投身到體育鍛煉與競賽之中,形成了積極活躍、健康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與風氣,提升學校體育文化軟實力。二是傳承體育精神與文化。在“教、練、賽”的過程中,學生在面對勝負、困難和挑戰時,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尊重對手、遵守規則的體育道德,這些精神內涵在校園傳播,豐富了校園文化底蘊。三是增強集體凝聚力。以班級、專業為單位的競賽活動,促使學生為集體榮譽而戰,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提升校園人際關系的和諧度,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
高職體育“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探索
1.優化教師教學設計:專業引領與精準施教
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要基于科學體育教學理念的引領,一是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高職體育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深入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和職業需求,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體育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二是整合和優化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注重與職業崗位的實際應用相結合,引入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項目和技能訓練,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夠提前接觸和了解未來職業所需的身體素質和技能要求。三是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時空,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師還應注重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2.強化學生自主訓練:激發主動參與的內驅力
一是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訓練意識。高職院校應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合理安排練習時間和強度、遵循運動規律和個體差異,采用課堂練習與課外練習相結合、自主練習與集中指導相結合的訓練方式,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訓練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監督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體育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優秀學生案例分享等方式,為學生提供相互學習和借鑒的機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積極性。二是提供自主學習和訓練的資源與平臺。高職院校應加大對體育教學資源的投入,為學生提供體育教學視頻、電子教材、運動訓練計劃、體育健康知識等豐富多樣的自主學習資源和平臺,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和訓練。搭建在線學習交流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開放學校的體育場館和設施設備,提供充足的課外自主鍛煉的場地和條件,注重課內外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參與學校體育活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從而全面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3.豐富競賽實踐活動:強化應用與拓展能力
一是豐富實踐活動形式。高職體育教學應注重實踐教學環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除了傳統的課堂實踐練習和課外體育鍛煉外,還應積極組織各類校內運動會、專項技能比賽、校際聯賽等活動,選拔優秀學生參加校外競賽,為學生提供展示體育才華和競技水平的舞臺,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開展體育社團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不同的體育社團,通過訓練、比賽、交流等途徑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社交能力。通過體育實踐項目與職業實踐相結合的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體會體育與職業的緊密聯系,提高在職業場景中的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二是加強競賽活動指導與管理。為確保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學校和教師應加強對競賽活動的全程參與、指導與管理,讓學生了解活動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實踐操作和技能訓練,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實踐活動的質量。此外,學校還應建立健全競賽實踐活動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科學評估與反饋改進
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要以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注重過程性和結果的評價。一是構建科學合理、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是保障“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關鍵。評價主體應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同學互評、技能評價、發展性評價以及思政效果評價等。評價內容應涵蓋體育知識與技能、身體素質、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職業素養等多個維度,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綜合素質發展情況。評價方式應多樣化,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各種評價方式的優勢,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二是強化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應強化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教師應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措施,幫助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應根據評價結果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學校應將教學評價結果作為教師績效考核、教學質量評估、課程建設與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
結 語
構建“教、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模式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高職體育教學的支持力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校企合作,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模式,探索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高職教育發展的需求,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賓冬松.以“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4,7(14):123-125.
[2]李國印.基于學生職業需求的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構建[J].職教論壇,2021,37(11):81-86.
[3]李士佳,周龍,黃書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存問題、原因分析及改革建議——基于“學、練、賽、評”一體化的思考[J].體育科技,2023,44(5):139-140.
[4]汪超,李芮芳,王劍.高職體育實踐課程“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榆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4(9):65-68.
(杜清鋒:陜西農林職業技術大學體育課教學部)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