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教”改革的內涵是對教師、教材、教法進行改革,即教師是育人的根本,教材是育人的基礎,教法是育人的途徑。目前國家倡導的新型活頁式教材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材的陳述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開發和建設,不僅契合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以及教材建設的需求,同時亦是立足于高職護理專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貼合實際崗位的工作過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將知識、技能和價值觀融合于教材中。開發高職“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實現教材改革與教師、教法改革的同步同向,將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帶給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婦產科護理方向人才的培養具有深遠影響。

[關鍵詞]“三教”改革  活頁式教材  婦產科護理


引  言

教材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載體,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傳授知識與技術技能的重要媒介。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2019年12月,教育部牽頭制定的《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倡導開發“活頁式、工作式新形態教材”。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個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推行“科學嚴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形式多樣的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十四五”期間,國家提出教材建設要“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點,統籌推進三教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提高教材的針對性和適宜性,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全面有效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育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在國際活頁式教材領域,部分歐美國家在研發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的職業院校,依據最新技術、成果、案例與事件,靈活調整和改編教材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拓展或轉換生成作業、測試等元素,從而開發出獨具特色的個性化教材。

目前,國內也逐步在活頁式教材資源方面開展研究,但有關高職“婦產科護理”的活頁式教材相關研究和實踐較少。因此,探索“三教”改革背景下“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設計、開發與實踐探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當前高職“婦產科護理”教材存在的問題

1.與崗位實踐需求聯系不緊密

現有教材采用學科體系的編寫樣式,教材內容繁多,以大幅文字形式呈現,是傳統的基于知識儲存的結構。教材的設計和陳述方式普遍是從教師的視角展開,學生理解起來較為晦澀難懂,當面對實踐應用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如果教材從學生視角設計,學習難度將降低,學生也更易理解運用。因此在編寫教材時可以將典型工作任務或臨床典型案例貫穿到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中。由此也體現出了醫學職業教育的教材編寫特色即以臨床的實際工作任務作為載體編寫。

2.與教材配套的信息化資源不充足

信息化資源被視為職業學校教材改革的關鍵要素之一,當下“婦產科護理”教材僅提供紙質版,盡管部分紙質教材配備了與之對應的二維碼數字化資源,但這些資源的總量有限,無法全面覆蓋教材的各個部分。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拓展,也無法充分滿足他們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

3.教材中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入

課程思政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創新,是立德樹人的一種新嘗試。目前職業院校的高職“婦產科護理”課程標準中普遍已將素質要求納入進來,對于護理專業學生要求培養其生命至上、救死扶傷、甘于奉獻、愛崗敬業、關愛母嬰、慎獨的職業精神,強調增強團隊的協作意識、責任意識。而思政元素的融入恰好是培養學生這些素質的一個切入點。在教材編寫中應當在適當時機加入歷史醫學名人事跡、科學家精神、新聞熱點事件、現代醫學家事跡、護理學家事跡、婦產科護理學科前沿知識等思政素材從而滿足當代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和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4.傳統教材的內容更新速度較為緩慢

由于目前使用的婦產科護理教材有一部分內容已經過時,新知識、新案例不便及時融入教材,導致教材內容與工作實際脫節,造成畢業生到崗后無法立即勝任工作、企業滿意度差等問題。教材內容陳舊,沒有及時更新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正確理解,會造成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出現偏差和錯誤,影響自身護考過關率。從長遠發展角度講,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不能很快適應時代快速發展變革帶來的知識沖擊和影響。

5.教材編寫團隊成員組織結構單一

經過對各出版社的教材編寫團隊進行深入探究,發現大多數傳統“婦產科護理”教材的編寫團隊主要是由各院校的教學一線任課教師組成,缺少從事臨床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實際經驗。因此在編寫時不能準確把握婦產科護理工作崗位對人才的能力要求,造成后續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的不足。沒有企業人員和專家的參與,編寫出的教材在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方面易出現標準不一和偏差,在技能的規范程度和深度探究方面也顯出劣勢。

“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的建設思路

1.對接教育部對職業教育教材改革的相關政策要求

高職院校應依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通知,設計開發“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首先深入醫院婦產科門診、住院部和產房以及月子中心開展調查研究,明確企業人才需求,確定婦產科護理相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并廣泛搜集臨床一線的典型工作案例。將與婦產科護理相關的思政素材或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材中,無形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2.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教材

構建一個多元結構、優勢互補的教材開發團隊,打造一個由職教課程專家、行業企業專家、職業院校一線教師、信息技術人員、出版社組建的教材開發團隊。從事婦產科護理的資深臨床專家和資深教師主要負責活頁式教材的理論研究,選定教材編寫的基礎課程模式,用理論研究成果來指導教材的建設;臨床婦產科專家的核心職責為深入剖析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確立活頁式教材的邏輯架構和基本內容,明確婦產科護理人才的培育目標,將企業的用人標準、婦產科護理崗位的需求、新興技術以及護理新規范融入教材,確保教材內容與臨床工作實際緊密貼合。學校的一線教師負責設計和編排教材內容模塊、項目、任務,實現理論知識與職業能力的有機結合,確保教材遵循學生成長和教學規律。信息技術人員和出版社承擔教材的整體規劃和現有教學資源的配套工作,對教材出版后期實施動態管理和適時調整。組建一支“會教學、懂技術、能創新”的校企合作編寫團隊。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教材,各司其職、分工協作,能夠為“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的編寫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3.對接婦產科護理崗位需求

依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構建教材內容,采用模塊化、項目導向及任務驅動式設計。針對婦產科護理崗位需求,設計任務情境,明確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學生通過參與綜合的任務評估活動,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職業技能,同時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和行業的需求。

4.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特點,內容遵循“適度、夠用”原則

依據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婦產科護理”課程標準,針對護理專業學生的特點,結合企業調研成果,將教材內容化繁為簡,確定“正常孕產婦的護理”等5個模塊22個項目,再依據項目分解任務。采用圖片、表格等形式,減少冗長的文字表述,提升學生閱讀體驗。借助掃碼登錄在線開放課程的教材對應視頻學習,并不斷豐富線上平臺的學習資源,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5.融入行業企業新知識、新技術、新規范

新規范的融入比如在編寫教材時將正常孕產婦的護理任務中對于各個產程的時間界定,對于潛伏期、活躍期的時間劃分以及婦科常見病對于宮頸糜爛的程度判斷和治療等方面的要求按照行業企業新的標準要求進行規范,同時融入目前婦產科護理發展中的晚斷臍理念、“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的理念,融入當代生殖工程、卵子冷凍技術等新知識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的開發過程

1.深入一線展開調查研究

(1)調研臨床用人單位和管理者及學校任課教師對本課程活頁式教材開發的建議。團隊成員分別深入臨床和教學一線對企業管理者和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或以問卷星形式展開調查研究,通過深入研討,制定訪談提綱,旨在探討教師對教材各方面的需求,以及關于“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編寫的建議。最后將這些調研結果進行了歸納和分析。

(2)調研醫院婦產科門診、住院部、產房及月子中心對婦產科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需求。設計《婦產科相關護理人員職業能力分析問卷》,對相關從業者及管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不能很好地對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建議在教學中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導向開展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活頁式教材開發

團隊經過深入的調研,結合自身多年的婦產科護理教學實踐經驗,按照婦產科護理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傳統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構、刪減、優化和編排,進行模塊、項目、任務設計,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在線開放課程數字資源,廣泛搜集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臨床實際典型案例,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發“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該教材旨在為學生提供契合實際需求的護理知識與技能,助力其適應職業發展。“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

20250918154822064-89-03149.png

(1)教材內容調整。“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的開發以婦產科護理工作崗位群需求調研為出發點,分析該崗位群的職業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務,重構了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設計為學習模塊。本課程涉及臨床門診及住院部婦科護理、產科護理、產房護理、月子期護理、產后修復等崗位群,根據職業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梳理出五個模塊的工作內容,五個模塊分別為認識和了解女性、正常孕產婦的護理、異常孕產婦的護理、婦科疾病婦女的護理、計劃生育婦女的護理,教材采用模塊—項目—任務驅動的方式展開,進一步對各個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出相應的“培養目標”,包括知識、技能和素質,將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現有的“婦產科護理”教材內容普遍架構為22章70節左右,另加實訓內容約還有13節。活頁式教材按照“知識適用為度”原則,將內容精簡為5個模塊22個工作項目,可以滿足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未來崗位的需求。

(2)任務結構設計。按照“以任務為載體”的原則,各任務包括:臨床案例引入、任務目標、知識點、任務實施過程、任務檢測單、課后練習6個方面,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將真實的孕產婦、患病婦女臨床案例設置成任務情境,明確知識、能力、素質三維目標。將婦產科護理有關生理解剖知識、發生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納入知識點的學習。在實施工作任務中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任務實施按照整體護理步驟;任務檢測評價以表格形式列出評價標準;任務小結讓學生進一步梳理自己知識、技能和素質各方面的掌握程度。把握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體驗。

(3)配套使用信息化資源。在活頁式教材中,二維碼呈現的是學校目前已建成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學生可通過微信掃碼獲取。在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上,不斷更新和發布新的學習資源,以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范圍,延伸他們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同時,充分利用教學空間討論區域,讓學生參與社會熱點或典型案例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核心競爭力。

3.活頁式教材應用

活頁式教材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課前任務引導、課中任務實施、課后任務評價”展開。課前的預習階段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中的任務情境和掃碼登錄學習在線開放課程相關知識,完成對知識、技能的初步認識,使學生養成課前自學預習的習慣;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討論和角色扮演,依據崗位工作流程按照整體護理程序完成任務,并進行任務評價和檢測,教師糾正錯誤點指出不足,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理解、訓練技能、培養臨床思維習慣和能力。同時結合教材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在任務實施完畢后,學生依據任務檢測單展開自我評估,以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教師予以反饋與評價,褒揚優勢,指出不足,激勵學生持續進步。課后,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練習題。此外,學生還可利用學習通、學習強國等本課程已有平臺資源,深入探討知識或拓展學習,樹立持續學習意識。

結  語

活頁式教材具有“形式活、內容活、結構活、空間活和精神活”的特征,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研究團隊將結合教學與工作實際,對未來各模塊相關內容及婦產科護理領域的前沿知識進行實時動態更新。根據教材實際應用狀況和學生學習需求,對任務檢測單的評價標準進行適時調整,確保評價標準及時更新。為確保教材和資源的質量,將持續關注教材使用者的需求。在教材使用中,運用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手段,系統收集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反饋意見。同時,積極吸納實際教學中的合理建議,對教材進行持續的修訂與完善,以改進存在的不足,并結合信息化資源,以滿足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之需求。因此,為進一步契合護理行業發展趨勢、深化教學改革成效,“婦產科護理”活頁式教材仍需以動態更新、精準評價、多元反饋為核心,持續開展探索與研究,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專業成長與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焦揚.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N].光明日報,2019-11-11(5).

[2]萬萍.“三教改革”視域下新形態教材建設的適用性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23(33):62-65.

[3]王曉芳,胡朵,徐鵬亮.“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校企“雙元”合作活頁式《公路工程造價》教材開發與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45):99-101.

[4]楊先國,褚思思,李飛艷.高職中藥專業《中藥鑒定技術》理實一體化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與建設研究[J].廣東化工,2021,48(17):264-265.

[5]沈萍.“活頁式”實訓手冊在園林工程材料與構造課程“三教改革”中的探索與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3):24-25.

[6]蘭小云.職業院校專業課教材建設現狀及對策:基于教師的調查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5):87-92.

[7]拾以萍,王崢業,李夢華.“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常見病用藥指導》活頁式教材開發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3,41(2):60-64.

[8]崔發強.“雙元開發、成果導向、學生中心、多角融合”新型活頁教材開發探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2):50-53.

(王燕娟:銅川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