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記者 荊若男)9月16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興慶校區初二2班的教室里,師生們聚精會神。黑板上“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做光榮自豪中國人”的大字端正醒目,電子白板上正在播放的,是全國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的第二篇章“中流砥柱”。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興慶校區初二2班正在集體觀看課程直播

“誰能在硝煙彌漫中看清勝利方向?誰能在生死攸關前扛起民族大義?誰能在泥沙俱下時擔當中流砥柱?”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梁寅子,帶領全國正在集體觀看的初中生們一同叩問歷史,探尋答案。

時光回溯,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故事串起了那段崢嶸歲月:東北抗日聯軍的戰士們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挨餓受凍,卻依然頑強抵抗、艱苦戰斗;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紅軍主力改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時,賀龍師長帶頭換帽徽;在AI技術支持下,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延安同學講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軍民攜手將南泥灣變成“陜北好江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在結尾處響起時,開篇的問題也有了答案,“是誰在全民族抗戰中擎起先鋒之旗、高揚領航之旗、扛起擔當之旗,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

本次教育部會同多部門聯合開展全國?中?學?同上?堂“弘揚偉?抗戰精神 做光榮?豪中國?——紀念中國??抗?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80周年”思政?課,分為小學課程“眾志成城”、初中課程“中流砥柱”、高中(中職)課程“精神豐碑”、大學課程“大國擔當”四個篇章,按學段在9月15日至18日依次推出。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興慶校區初二2班正在集體觀看課程直播

“中流砥柱”篇章播出后,引發了我省廣大師生的熱烈討論和強烈共鳴。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興慶校區初二14班李胥燊說:“聽老師講楊靖宇將軍胃里只有樹皮、枯草,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突然明白‘英雄’不是有刀槍不入的身體,而是具有絕不向敵人低頭的鋼鐵意志。我也要把這種‘再苦再難,信念不垮’的堅強意志傳承好,守好自己的‘陣地’。”

延安中學初二8班郝婉彤說:“看到AI效果下的延安小朋友講革命根據地的故事,我更加堅定要弘揚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艱苦奮斗、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前輩用熱血鋪就的路!我會銘記歷史,把這份擔當扛在肩上,做能撐起未來的少年!”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學生唐澤儒激動地說道。

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思政課教師武莉娟表示:“我要把本地的抗戰資源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讓抽象的知識點變得鮮活,讓課堂更具溫度與說服力。”

延安中學思政課教師羅峻鵬也談了自己的想法:“我將充分利用延安中學校史館的紅色教育資源,扎根革命圣地的紅色沃土,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梁寅子老師用走心的故事、生動的表達、親和的姿態,上出了一節有情感、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段偉老師這樣評價。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訾艷陽表示:“這節思政大課既是陜西思政教育成果的展示,也為我們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講好抗戰故事提供了范例。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推進與育人實效。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深化紅色教育,幫助學生厚植家國情懷,以實際行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這節思政大課力求講出歷史原味、信仰真味和時代新味,令我終身難忘、深受啟發。”主講人梁寅子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聚焦‘四史’教育,引導學生汲取奮進力量、堅定“四個自信”。尋找鮮活的史料論證觀點,用創新的方式提高思政課吸引力,用心講道理、用情講故事,在潤物無聲中完成培根鑄魂的使命。”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興慶校區初二3班正在集體觀看課程直播

承擔本次思政大課初中學段授課任務以來,陜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高度重視,陜西省教科院遴選優秀教師成立備課團隊,反復打磨、精心制作。省教科院思政教研員夏波說:“在思政一體化建設中,可以結合時政熱點、國家大事,確定一個主題,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螺旋上升的教學內容,形成從小學到大學主題一致、內容連貫、層次分明的思政課,讓各學段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

視頻制作 胡晉瑜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