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關中書院“煥新”啟幕
作者:拓玲
發布時間:2025-09-21 20:00:48 來源:西安日報

“關學與書院文化”學術研討會開幕前的迎賓儀式。 (記者 張曦攝)

關學研究院揭牌。 張曦 攝
走進西安城,飄著墨香的書院門被許多外地游客列入必去的打卡名單。這條街巷里最為璀璨的歷史文化遺產便是關學思想的傳承地、明清時期陜西的最高學府——關中書院。
9月20日,經過半年多的修繕改造,這座歷經百年風雨的古老書院以煥然一新的面貌重回公眾視野。
古匾墨香映新顏“兩館”初綻展底蘊
踏著青石板路,記者走進書院。二門廳上“秦川浴德”的牌匾赫然在目。門廳內側馮從吾手書的《千字文》遒勁含腴,蒼潤相濟。院內原本斑駁的建筑也都依照歷史重新上了“彩妝”,顯得更有“氣色”。
此次煥新亮相的關中書院,有“兩新”尤為引人矚目。
第一新,是“關中書院博物館”“關學博物館”兩大博物館20日首次開放。
“由張載創辦的關學是理學的重要學派之一,經過后世學者不斷豐富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又有全國性影響的學術流派。”走進關學博物館,西安文理學院關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天社介紹說。
范育、張舜民等數十位關學學者的畫像在博物館內一一呈現,畫像下還有每位學者的經歷及著作簡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出自張載的《橫渠語錄》,被后世譽為“橫渠四句”,系張載家訓之“四為”。張載家訓、呂楠家訓、馬理家訓……那些先賢們的道德追求與實踐真知,至今仍如星火般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這些史書都是工作人員千辛萬苦從舊書市場、舊書網站淘來的寶貝。”指著關中書院博物館中收藏的《欽定四庫全書》《清麓文集》等書籍,張天社說。
該博物館,為游客介紹著關中書院歷任山長(院長),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書院傳承。
關中書院400年文脈,弦誦不絕。至今,西安文理學院仍有300多名大學生在此接受先賢思想滋養、陶鑄品格。
煥新后的書院,為了帶給游客更好的旅游體驗,推出了“第二新”。最新上崗了首批40位大學生導游,即日起凡是預約參觀書院的游客,都可以預約導游導覽,告別了游客全程自游的歷史。
“為游客導覽,也可以為在校學生提供很好的實踐機會。后期,我們還會不斷增加導游數量,滿足景區每日200至400位游客的需要。”張天社說。
修舊如舊強功能 文旅融合啟新篇
重新開門納客的關中書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了半年多的修繕改造,亮點紛呈。
作為西安彌足珍貴的歷史標識和文化瑰寶,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關中書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按照“留、保、改、拆、建”的建設理念,全面啟動了關中書院基礎設施及環境提升改造、關中書院文物保護修繕兩大工程。
張天社表示,截至目前,基礎設施及環境提升改造工程已順利完工,改造涉及用地范圍約31.33畝,涵蓋房屋建筑面積16921.32平方米,室外環境提升改造建設面積9620平方米。
未來,關中書院將突破傳統“靜態保護”模式,通過系統性活化項目、多元化的文化創新方式,將文物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源,打造集教育、研學、展覽、文創、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
堅持開放辦學理念,通過多元途徑推動關學思想從歷史典籍走向現實實踐,在擴大其社會輻射力與文化影響力的同時,為當代思想建設、文化自信培育提供精神滋養與智慧支撐。
研討賦能續薪火 激活古都文化基因
鎏金陽光灑滿允執堂屋檐,在古槐靜靜見證下,9月20日,一場“關學與書院文化”學術研討會同步舉行,為煥新啟幕的關中書院注入強勁學術活力。
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學者,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筼筜書院等各大書院代表,以及韓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專家學者百余人齊聚西安,共賀關中書院再啟新程,共解關學研究難題,共商書院文化發展大計。
一直關注關中書院的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學者康震在大會視頻發言中說:“關中書院是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彌足珍貴的文化標志,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我深深地感覺到,西安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下了這么大力氣對關中書院進行基礎設施與環境的綜合提升,其根本用意就在于要進一步挖掘蘊藏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進一步激活深植于西安古都的傳統文化基因。”
康震還表示,關中書院的全面修繕,將不斷凝聚西安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品格、展現城市風貌、傳播西安特色文化。關中書院的活化利用,將與慈悲智慧的雁塔文化、頗具盛世氣象的曲江文化、充滿詩情“別”意的灞橋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這些獨具西安特色的文化符號在同一時空交匯對話,不僅向全國講述西安故事,也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彰顯當代西安風采。
康震表示,希望煥新后的關中書院能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優質選擇,游客感知西安文化的重要目的地,學者進行思想碰撞的學術高地,持續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打造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西安典范。
聚力打造新地標 彰顯西安人文魅力
研討會上,文化學者肖云儒獲得了關中書院頒發的“文化顧問”聘書。
“關中書院的修繕改造絕不僅是個文化項目,更是一座城市氣質的改造。”對于書院煥新的重要意義,肖云儒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他說,關學的出現,將陜西西安的周秦漢唐文脈一直延續到宋元明清,使這片古老的土地在盛世之后依然文脈不斷、弦歌不輟。關學如同一條潛流,雖不似周秦漢唐那般轟轟烈烈,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滋養著西安乃至整個關中地區的文化命脈,讓這片土地在千年之后依然散發出深沉而持久的光芒。
“關中書院的‘重啟’,可以看作是西安市委、市政府近年來持續推進文化興市戰略,打造世界人文之都的又一個有力抓手。西安在文化興市方面已經有了很多抓手,這是一個最新的、有特點的抓手,因為中國的書院文化是世界獨有的,值得認真挖掘。前不久,西安蓄力打造唐詩之都,今日又迎來關中書院煥新,相信當關中書院的瑯瑯書聲與城墻根下的唐詩吟誦交織成日常,西安這座古城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其綿延不斷、歷久彌新的人文魅力。”肖云儒說。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還圍繞古代書院歷史脈絡與學派傳承、關學思想與區域書院互動、當代書院功能創新與文化轉化、書院制度建構與教育實踐探索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對關學傳統在書院史上的重要地位與當代價值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梳理與闡釋。
傳統被當代“激活”,關中書院正成為助力西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