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第二十三屆中國MBA發展論壇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MBA發展論壇在陜西賓館舉行。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領軍企業的管理精英、MBA師生及校友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洞見未來:AI重塑MBA創新發展與產教融合”主題,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MBA教育的內涵變革與產教融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朱文凱在致辭中表示,西電MBA項目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技術+管理”人才培養特色,已培養出2000余名具有“技術+管理”復合能力的精英人才。面對AI浪潮,學校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切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MBA發展論壇委員會主任朱雷在致辭中回顧了論壇的發展歷程。他表示,二十余年來,論壇足跡遍布全國,始終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光發熱,已成為凝聚行業共識、分享前沿見解的重要平臺。當前,AI技術正深刻影響生產力發展,MBA教育也面臨時代挑戰與機遇。希望中國MBA教育及相關從業者更加主動作為,持續探索教育與產業融合的新路徑。

開幕式后,六位跨領域嘉賓從MBA價值重構、產業實踐、教育創新等維度,勾勒出MBA教育與AI融合的全景圖。

陜西廣播電視臺原臺長、西安交大新聞與新媒體學院講座教授劉兵以親身數十年的管理實踐為例,解讀對MBA教育發展的歷史認知,闡述“深度融合、科技賦能、價值重構”的創新思考,提出面對挑戰與問題的科學態度。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文學詳解隆基綠能的數字化實踐,展現了“燈塔工廠”背后的技術邏輯與管理智慧,為MBA人才對接產業需求、理解技術驅動下的管理創新提供寶貴的范例參考。

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黃華教授梳理了全國“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案例,系統呈現了人工智能+基礎教育的賦能邏輯、實踐樣態及效能邊界,為MBA教育提供了可借鑒的智能化改造思路。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二級教授、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副院長田高良教授從“人工智能+”行動頂層設計到產教融合落地,提出要圍繞系統、范式、機制三大創新方向,以國際化、特色化、融合化為未來發展路徑,助力打造AI時代陜西MBA教育生態系統。

西電信息化推進辦公室主任苗啟廣教授結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慧通大模型”,分享了智能生成案例庫、實時分析學情數據等AI嵌入教學全流程的樣態,為其他高校推進教育數字化提供了可參考的“西電方案”。

最后,陜西快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旺以自身創業發展為例,將視角下沉至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小企業發展,分享了在AI浪潮席卷而來背景下,中小企業將AI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務增長力的生動實踐。

19日下午,圍繞AI賦能MBA創新教育、區域經濟發展、產教融合及MBA聯合會發展等關鍵議題,4個平行分論壇同步開始研討交流。來自高校、企業、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與從業者齊聚一堂,共話數智經濟時代下MBA教育創新與產業發展新機遇,為相關領域發展注入新思考與新動能。

據介紹,中國MBA發展論壇自2000年在清華園發起、北京大學舉辦首屆以來,已走過25載春秋。如今,該論壇已成為全國MBA教育領域規模可觀、影響深遠的年度盛會,為MBA教育的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