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問題,西安浐灞國際港教育局結合區域實際,深入構建區域立體式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各校園因地制宜,積極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心理育人路徑。其中,浐灞第三十三小學以“路文化”為內核,將“走好人生路”理念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構建出一套科學實用、可復制推廣的心理育人模式。

20251024175828200-52-dec30.jpg

“路文化”重塑師生成長心態

“路在腳下,夢在遠方”,這句校訓不僅是浐灞三十三小的精神標識,更是其辦學哲學的凝練表達。學校將“路”這一意象深度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教師是“領航者”,學生是“行走者”,課堂是“出發點”,校園是“道路網”。

“這種文化定位從根本上改變了師生的成長心態,”浐灞三十三小校長李飛介紹,“教育也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探索的旅程;學習不再充滿焦慮,而是充滿發現的愉悅。‘路文化’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成長在己’的信念,激發內在驅動力,為心理健康奠定了堅實的價值基礎。”

《人生路·三字經》:心理育人落地生根

基于“路文化”理念,學校創新推出《人生路·三字經》心理育人實踐。這一成果將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態度、品格塑造等心理健康核心要素,融入晨起、在校、居家等日常高頻場景,以傳統“三字經”朗朗上口的形式呈現。‘’

20251024175623107-75-e22d1.jpg_scale.jpg

《人生路·三字經》采用傳統三字經形式,每三字一句共六十四句,朗朗上口易記誦。內容覆蓋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態度、品格塑造等心理健康核心要素,嵌入“路文化”意象,體現“頌格言-走好路-做好人”教育邏輯,結尾點明教育目標,展現從“中國少年”到“明天棟梁”的成長路徑。

“我們通過文化墻展示、課間誦讀、親子踐行等方式,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場景化和浸潤式的引導。”學校心理老師王秀平說,“學生在誦讀與踐行中,自然習得應對挑戰、管理情緒、與人友善的智慧,讓積極心理品質在‘人生路’的每一步中生根發芽。”

“讀了《人生路·三字經》,我收獲很大!它像一份貼心的成長指南,告訴我學習知識很重要,養成好品格、鍛煉好身體同樣重要,還要懂得分享、學會謙讓。以后,我會把‘走好路,做好人’當作自己的目標,從認真聽課、整理書桌、幫忙做家務這些小事做起,努力成為一個有擔當、有愛心的好少年,不辜負‘國棟梁,看今朝’的期待!”六年級三班晉梓騫同學分享他的體會。

20251024175644349-48-817fe.jpg_scale.jpg

“這一實踐的可貴之處在于其可復制性。任何學校都可以根據自身文化特色,開發類似的情景化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將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日常行為指南。”浐灞國際港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元路徑,尊重個體生命差異

三十三小的“路文化”蘊含著對個體差異的深切尊重。學校不強調單一的成功標準,堅信“條條大路通羅馬”,鼓勵每個孩子尋找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學校堅持以生為本,通過豐富多元的培訓與社團活動,為每個學生搭建綻放自我的舞臺。教學評價方面,突破傳統分數局限,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建立個人成長檔案,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個性閃光點。

20251024175711165-43-851a5.jpg

每學年邀請校外專家開展1-2次專題講座,校內心理教師進行4次以上系統培訓,各班級則依托常規班隊會,常態化開展心理疏導與情緒關懷。在此基礎上,學校積極拓展教育形式,組織陽光少年誦讀、心理短劇展演、“耕心園”勞動實踐、情緒管理宣傳、家校溝通等線上線下結合的實踐活動。通過專業引領與常態教育相結合、課程教學與多元實踐相補充的方式,真正實現以心育人、活動潤心,護航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們在德育、體育、美育等各方面,都給予學生同等的尊重。在融合教育中,這種多元包容的環境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生活學習壓力與成長焦慮,為他們提供了探索自我、發展潛能的廣闊空間。”李飛表示。

過程導向,賦能持續健康發展

“路文化”注重行走的過程而非單一終點。學校不單純以分數論英雄,更關注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努力、勇氣與進步。

學校精心設計各類體驗活動,如‘小手烹美食’,讓學生們在勞動中學會擔當;“實踐活動”引領學生走出課堂,在探索中啟迪智慧;藝術展演助力他們發現自我、樹立自信;期末的“星級”評選則讓每個學生都能收獲被肯定的榮譽。我們不僅傳授知識,更在課堂之外種德、啟智、健體、育美、勤勞——讓運動錘煉意志,藝術涵養心靈,向善扎根品格。

20251024175711786-30-ee6d1.jpg_scale.jpg

李飛認為,這種過程哲學解放了教育的本真,它讓學生能夠更從容地面對成敗,將挫折視為成長的階梯,從而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意志、適應變化的韌性和享受學習本身的心態。“這些素養正是應對未來挑戰、獲得終身幸福的關鍵心理能力。”

文化滋養心靈,信念照亮前行

浐灞三十三小學通過《人生路·三字經》心理育人實踐,將文化底蘊與心理育人理念有機融合,讓心理育人之路更加明晰。

“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科學的心理育人理念相融合,教育是能真正觸及心靈的。”李飛總結道,“我們的實踐探索證明,以‘文’化人、以‘心理’育人的模式是可行且有效的。這套模式的核心在于將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文化表達和行為指南,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文化滋養中陽光成長。”

20251024175711839-92-63ebf.jpg_scale.jpg

下一步,浐灞國際港將以“家長學校”為載體,持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各校文化特色,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發展,精準助力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積極營造陽光向上的成長環境。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