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西安航天四小“名校+”第十屆“思曉云教研”活動啟幕。本次活動以“踐行‘三師課堂’新路徑 構建空間學習共同體”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變革,特邀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教授等專家蒞臨指導,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李忠、李宇陽,西安市教育質量評估監(jiān)測中心主任解慧明,以及多地教育同仁線上線下共探“三師課堂”實踐新路徑。

20251027085422928-82-eed23.jpg_scale.jpg

20251027085423008-94-cab12.png_scale.png

活動以教師、學生與AI智能體同臺主持的創(chuàng)新形式開場,直觀呈現(xiàn)“三師協(xié)同”教育樣態(tài)。學生素養(yǎng)展演環(huán)節(jié)亮點紛呈:管弦樂合奏展現(xiàn)師生美育共修成果;情景表演《閃耀的理想》依托學校導師制、走班課等特色載體,以歌聲傳遞航天精神;跨學科課例《穿越時空的密鋪之旅》中,學生借助AI技術自主探究,將密鋪知識與生活、藝術、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彰顯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成為學校育人理念的生動注腳。

20251027085655263-54-82021.jpg_scale.jpg

20251027085655439-93-0eb24.jpg_scale.jpg

20251027085655486-37-42cd1.jpg_scale.jpg

解慧明在微報告中指出,“三師課堂”是西安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載體,強調要通過教師、小先生、AI智能師三方協(xié)同,構建素養(yǎng)導向的新型課堂生態(tài);任卓濤在講話中肯定了活動對課堂改革的推動作用,贊譽航天四小在區(qū)域教育數(shù)字化中發(fā)揮“排頭兵”作用;航天四小“名校+”總校長楊勇回顧了學校從“生本課堂”到“素養(yǎng)課堂”的五年探索歷程,指出學校已舉辦十屆云教研,其“楊勇思維空間”相關研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此前開展的雙師課堂、金牌小講師等實踐與“三師課堂”理念高度契合,未來將推動系統(tǒng)集成,打造高質量空間學習共同體。

20251027085620187-52-96221.jpg_scale.jpg

20251027085619367-89-fd91f.jpg_scale.jpg

20251027092944863-56-bf5bb.jpg_scale.jpg

在說課展示環(huán)節(jié),三位教師具體呈現(xiàn)了“三師課堂”的落地實踐。語文教師劉晨璐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中,教師設計學習任務,“小先生”帶動同伴學習,AI智能體“曉曉”突破“變態(tài)發(fā)育”認知難點,實現(xiàn)了語文與科學素養(yǎng)的深度融合;數(shù)學教師孟李靜的《西安研學探秘搭配》課例中,教師搭建學習支架,“小先生”引領探究,AI智能師創(chuàng)設漢服搭配、美食選擇等真實情境,推動課堂從“知識傳授”向“素養(yǎng)生成”轉型;科學教師許瑩在《點亮小燈泡》教學中,以“小飛機驅動”問題引導,“小先生”分享經(jīng)驗,AI智能師通過動畫將電流原理具象化,助力學生自主建構“閉合回路”概念。

20251027085423224-65-24eaa.jpg_scale.jpg

周洪宇教授在專題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三師課堂”的理論根脈與實踐價值。他指出,“三師課堂”植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構建了“教師—小先生—AI智能師”三方協(xié)同的教育新生態(tài),實現(xiàn)了從“技術應用”到“課堂生態(tài)重構”的躍遷,有效破解了規(guī)?;c個性化教學的結構性矛盾。

20251027085422804-53-552bf.jpg_scale.jpg

活動期間,周洪宇教授團隊還參觀了學校藝術展區(qū)、學科功能部室及AI智慧圖譜展,對學校素養(yǎng)教育與技術賦能的融合成果予以肯定,并建議將優(yōu)秀學生作品推向社會場館展示。據(jù)悉,本次云教研后續(xù)四天將持續(xù)釋放精彩內容,為教育同仁搭建創(chuàng)新交流平臺。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