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教師張軍平(右一)為準備參加訂單班選拔的學生講授軌道交通牽引供變電技術。

10月21日,隨著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與嘉興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打造的訂單班正式簽約,古城西安的軌道交通課堂與南湖之畔的產業需求實現精準對接,一場跨越千里的產教融合實踐正式拉開序幕。

這場以“三秦青衿 浙里筑夢”陜西高校畢業生陜浙校企對接活動為契機的合作,不僅為陜西學子拓寬了就業路徑,還成為跨區域協同育人模式的一次生動實踐。

課堂教學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隨著校企合作協議的簽署,一條“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協同通道正式打通。按照規劃,雙方將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雙師型師資隊伍,開展實踐實訓活動,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

“這是為青年成長量身定制的培養計劃。”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校長曹慶年說。作為深耕軌道交通領域人才培養的高校,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多年來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此次與嘉興市鐵投集團的合作,正是訪企拓崗行動結出的碩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陜西省教育廳圍繞推動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出臺一系列務實政策,搭建多個對接平臺,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6月12日,陜西省教育廳組織20所省內高校赴浙江開展“三秦青衿 浙里筑夢”陜西高校畢業生陜浙校企對接活動,推動陜浙兩地校企協作。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高巍表示,陜西省教育廳希望依托于跨區域對接活動,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打通跨區域就業的“新通道”;強化精準對接,形成跨區域人才協作的“新模式”;深化產教融合,為跨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實現科教資源與產業需求的深度優勢互補,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貢獻陜西力量。

曹慶年說:“通過訂單班的合作模式,我們將緊密圍繞企業需求,精準對接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我們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確保培養的學生能夠快速適應企業崗位要求,真正打通‘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的實質性就業通道。”

為畢業生開通就業“綠色通道”

嘉興市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炯說,面對企業在軌道交通建設運營中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訂單班模式實現了“校、企、生”三方共贏。

根據合作規劃,嘉興市鐵投集團在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組建1個30人的本科定向班和1個30人的專科訂單班。依托先進的軌道交通實訓基地,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

行車組織、票務處理、應急處置等核心課程將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通過“名師引領、骨干帶頭”的師徒“傳幫帶”機制,讓學生在仿真場景中錘煉技能、在項目實踐中增長才干。

徐炯表示,將為訂單班合格畢業生開通就業“綠色通道”,讓每一位學子都能在“軌道上的嘉興”建設中找到舞臺、實現價值。

跨區域合作為高校畢業生打開了就業“新通道”。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才交流部部長王仁平說,這種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是培養適應產業需求高素質人才的關鍵路徑,為青年成長與產業升級搭建了橋梁。

嘉興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夏建峰認為,這一做法不僅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還讓青年成長與區域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對學校而言,訪企拓崗的腳步不會停歇,人才共育的故事正在續寫。隨著訂單班的落地運行,會有更多學子奔赴嘉興的產業一線。這場跨越千里的合作,讓產教融合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結果,為青年成長賦能。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