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嵐皋縣九年制學校教共體賽教活動在城關九年制學校拉開帷幕。來自滔河、官元、大道及城關四所學校的30名教師,分屬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等六個組別,在三尺講臺間展開教學技藝的激烈角逐,為秋日校園注入蓬勃的教研活力。

20251031171706479-13-2429e.jpg_scale.jpg

作為教共體的領頭校,城關九年制學校始終以“促進教師成長、共享優質資源”為核心。賽前,學校與兄弟學校深度商議,精心制定2025-2026學年度課堂教學大賽方案,同步設立賽務組、評審組等服務組別,用完善的籌備為教師們搭起展示自我、交流互鑒的“好臺子”。而各成員校則以校內賽教為基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為此次大賽輸送了一批教學能力過硬的“好苗子”,讓賽教從一開始就充滿“高手過招”的氛圍。

20251031171817.jpeg

賽場上,選手們嚴格遵循縣級參賽規程,將精心預設的教學設計轉化為生動的課堂實踐。筆者全程參與了語文組活動,更能直觀感受到教學智慧與育人溫度的碰撞——李亞婷老師執教《記承天寺夜游》,以流暢的課堂節奏串聯文本,引導學生在文字間觸摸蘇軾的復雜心情與豁達胸懷,盡顯初中語文的人文厚度;張蔓老師帶來的《暮江吟》則巧妙設計情境,用詩意的語言、精巧的互動,讓小學語文課堂滿是童真與美妙,將“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畫面活在了學生眼前。

年輕教師的表現更成為賽教中的一抹亮色。他們坦誠面對教學中的“痛點”——如何設置目標、活動、如何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怎樣落實學科素養和學生素養,都有所思考和探索。他們從賽前反復打磨課件的“刻苦”,到聆聽前輩指導時的專注“引領”,再到課堂上靈活調整教學策略的“實踐”,每一個環節都藏著成長的印記。這不僅是一場賽教,更是嵐皋縣九年制學校教共體教師隊伍逐夢前行的縮影,讓“以賽促研、以賽促成長”的理念落地生根,也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