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11月1日,陜西省子長市基礎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培訓項目“三名”工程第一批跟崗活動暨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單體校)跟崗活動在北京市、鄭州市、宜昌市、濮陽市圓滿舉辦,其中“三名”工程跟崗活動按照學段分為幼兒園組、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進行。本次跟崗實行組長負責制,嚴格遵循“在學習中輸出,在輸出中升華”的理念,學科教師“每人至少上一節公開課”,校長及中層管理干部“每人至少參加一次沙龍研討”,每人每天一篇跟崗反思,以此為任務導向,開展了一場沉浸式的深度跟崗研修活動。

幼兒園組:播撒一粒種子,夯實一方基石

在為期一周的深度跟崗研修中,子長市幼兒園骨干教師通過理論引領、課堂觀摩、教研參與等多維度學習,全面提升其專業能力。

本次跟崗開展了10場研討活動,主題涵蓋幼兒園課程建設、教育科研方法、教師專業發展及家園共育實踐等前沿領域,從宏觀理念到微觀實施路徑,為跟崗教師們構建了完整的專業發展框架。跟崗教師深入幼兒園教學一線,觀摩了8項優質教學活動。執教教師精準的提問技巧、對幼兒個體差異的細致關注,以及所營造的平等、尊重、鼓勵探索的課堂氛圍,讓學員們深刻感受到專業教育的魅力。在集體教研活動中,跟崗教師從旁觀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大家一起圍繞教學實況展開深度研討,在思維碰撞中共同優化教學方案,親身體驗了“研以致用”的專業教研模式。

小學組:鋪一段成長路,引一脈智慧泉

跟崗期間,小學組跟崗教師深入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優質課堂,進行沉浸式觀摩學習,系統觀察授課教師如何從單元整體視角出發,將知識系統化,并借助“創作班級小說集”等真實情境與梯度任務設計,有效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全過程。  

在聯合教研環節,跟崗教師與一線教研員圍繞示范課例展開深度對話,就單元整合的教學邏輯、情境化任務的設計策略等核心問題,共同探討如何將學科要素轉化為學生可感、可參與的學習實踐。通過此次高密度、高質量的思維碰撞,跟崗教師努力突破既有教學定式,在單元整合與任務設計方面獲得了扎實成長,為返回課堂開展創新教學儲備了豐富且可操作的實踐路徑。

初中組:架一座承前橋,點燃一束理想光

本次跟崗,初中組教師深入鄭州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關于家校社協同育人、班級文化建設與學生心理健康等主題的系列報告,系統學習前沿育人理念。在學科教學環節,跟崗教師觀摩了12節語文、數學、心理與道法等多學科示范課,深入學習如何通過互動設計、情境創設實現教學創新。

通過本次系統跟崗,教師們進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作為“關鍵少數”,將成為帶動子長基礎教育變革的“輻射源”,將所學所獲系統性地轉化為提升區域教育質量的創新實踐。

高中組:深入思維海,點亮一座前程燈

高中組跟崗教師赴區域標桿高中——宜昌市第一中學開展深度研修,全面觀摩智慧校園、清廉文化陣地等6大主題空間,系統學習“六美與共”育人體系的實踐路徑。在課堂觀摩環節,跟崗教師累計聽取語文、數學、英語等8個學科共20余節示范課,并對每節課進行了量化觀察記錄。

在教學實踐方面,10名跟崗教師走上講臺開展同課異構,在實踐中檢驗并提升教學設計能力。本次跟崗通過“觀察—實踐—反思”的閉環機制,有效推動教師實現從理念更新到行為轉化的專業跨越。跟崗教師一致表示,將把量化觀察工具、分層教學策略等系列專業方法帶回子長課堂,為高中教育改革提供可測量、可推廣的實踐范例。

單體校組:鑄思想之刃,繪一幅未來之圖

子長市秀延小學和子長市初級中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特色學校建設對象,分別深入河南省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和第十中學開展跟崗活動。

秀延小學由高志龍校長帶隊,通過沉浸式觀摩、教研交流與專題座談,系統學習跟崗學校在“適度教育”理念下的課程構建、課堂改革及校園文化培育路徑,對其“以生為本”的教學樣態有了深刻體認。子長市初級中學由劉京華書記帶隊,聚焦初中育人模式轉型,重點觀摩學習跟崗學校在“五育融合”實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等方面的創新做法,并就校本課程開發、分層教學實施等議題與對方教師展開深入研討。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