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我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四十年發展成果,推動葡萄酒產業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11月14日,第二屆全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建設研討會暨中國葡萄酒高等教育聯盟年會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召開,來自全國20余所高校、政府及企業的5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謀專業高質量發展新篇。

20251117091858496-5-d8d76.jpg_scale.jpg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閆祖書出席并致辭,他回顧了葡萄酒專業從1985年創立至今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強調在“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深化專業改革、強化產教融合、推動協同創新的重要意義。

20251117091901765-70-4b98e.jpg_scale.jpg

中國葡萄酒教育事業奠基人、葡萄酒學院終身名譽院長李華教授深情回顧了專業創辦初期的艱辛與探索,并對未來葡萄酒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出殷切期望,呼吁各高校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葡萄酒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會議設主旨報告、主題報告和同行交流三大環節。全國教創賽新工科一等獎獲得者、西安交通大學李寶童教授以《生成式AI在工科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探索》為題作主旨報告,分享了“三譜聯動+指令工程”的創新教學模式,為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主題報告環節,葡萄酒學院院長陶永勝教授系統匯報了專業建設四十年的探索與實踐。表示學院現已構建覆蓋“從土地到餐桌”全產業鏈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以國家級教學團隊為支撐,打造了“校內實驗平臺+校外示范站+海外基地”的多元實踐教學網絡,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張裕、中糧等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中堅,成為推動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后,中國農業大學蘭義賓研究員、寧夏大學徐偉榮教授、沈陽藥科大學張曉書副教授、山東農業大學郭萌萌副教授、茅臺學院張陽副教授與山西農業大學劉敏老師分別從科技創新、全產業鏈人才培養、卓越工程師培養、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產業等角度,系統呈現了各校的創新實踐。寧夏葡萄酒與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江志國副教授與新疆農業大學楊繼紅副教授以產業學院為平臺,通過構建“產教深度融合、實踐精準賦能”的育人機制,形成了人才培養與產業服務“雙輪驅動”的良性發展格局。齊魯工業大學何熹副教授與魯東大學宋建強老師圍繞中外合作辦學如何賦能葡萄酒人才培養分享了各校的特色實踐。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侍朋寶教授、四川輕化工大學李東教授、楚雄師范學院徐成東教授與大連工業大學王上老師分別從應用型專業建設、省屬地方高校特色化發展以及輕工學科融合等多角度,系統分享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建設的改革路徑和實踐成效。石河子大學王平研究員與北方民族大學馬海軍教授分別從“通識教育與專業情懷融合”及“生產實踐與職業發展貫通”兩大維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實踐育人新模式。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陳黃曌副教授、北京農學院魏曉峰老師分別從產教評融合和課程思政引領兩個主題分享了教學創新成果?;瘜W工業出版社編輯部主任江娟、超星集團高級講師陳興英則聚焦AI賦能,展現了AI賦能高等教育的實踐全景。

同行交流環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當前葡萄酒產業正面臨消費升級與結構轉型的雙重機遇,但也存在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脫節、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偏低等問題。未來,各高校應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優化課程體系、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跨區域協同育人機制,共同提升中國葡萄酒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與影響力。

據介紹,中國葡萄酒高等教育聯盟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匯聚22所高校成員單位。本次研討會不僅系統總結了四十年來的辦學經驗與成果,也為“十五五”期間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推動我國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