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小學課程建設與發展大會第三屆特色課程博覽會暨西安特色課程現場會——中小學跨學科主題式學習實踐路徑現場會在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學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由西安市教育學會指導、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主辦,浐灞三小承辦、董海英“名校長+”研修共同體協辦,400多位教育領域專家與一線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讓跨學科學習真實發生”的核心主題,針對跨學科學習展開深入探討。

824778d8724bbf141dc2be0268a1c4f3

作為區域教育改革的縮影,浐灞三小攜手浐灞六小、浐灞絲路學校、陸港四小、華清園實驗小學等校集中亮相,以跨學科教育的階段性成果,為參會者呈現了可感可學的區域教育改革鮮活實踐樣本。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10_2970_18

西安市教育學會副會長王小戰從學理層面破題,拋出“為何跨學科”“理論支撐何在”“教育目標指向何方”三大關鍵問題。他認為,跨學科學習不是簡單的教學方法調整,而是教育生態的深度重塑,其核心使命是打造滋養“全人”成長的校園環境,讓學校成為師生共生共長的生命場域。

專題報告環節,兩位專家的分享為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撐與路徑指引。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09_2969_18

其中,教育部基礎教育跨學科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楊碧君,以《新課標背景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關鍵要素和實踐研究》為題,從背景內涵、關鍵要素、實踐樣態等方面構建實施模型,結合課堂實例,詳細解讀了跨學科學習的要點。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09_2968_18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張文軍則立足國際視野,以“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跨學科綜合課程設計”為題,闡述核心素養導向下課程設計的框架與推進策略,為參會者打開了跨學科課程研發的新視角。

在校長實踐分享環節,三所學校的探索經驗各具特色。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08_2967_18

浐灞三小校長董海英以“從拼盤到無界”為脈絡,講述學校七年跨學科課程的迭代故事——從1.0版本的學科初步融合,到4.0版本的“AI+融合”學習,通過扁平化管理、評價改革與開放空間營造,讓教育回歸“為孩子更好生活”的本質。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07_2965_18

微信圖片_20251112131612_2974_18

雄安容和德輝學校校長魯介書分享了依托雄安新區創新基因的實踐;石家莊私立一中附屬小學校長李佟則以“語數外打底、音體美擦粉”的生動比喻,點明“跨學科重在融、貴在通”的核心,用具體案例展現主題課程對跨學科學習的撬動作用。

9ab553786396cdabf41b4dc5ba7d6742

當天下午,六大平行分會場以“實戰營”形式讓參會者沉浸式體驗跨學科教學。在浐灞三小“年歷小創客”工作坊,三年級師生圍繞“制作2026年班級創意年歷”任務,將數學“年月日”知識與科學、美術融合,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深化認知;五年級“解開心鎖,讓溝通不阻‘愛’”課程課程以道德與法治為主學科,有機融合語文與心理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溝通能力。

32e17a11010cc94795c6d3e8237dd5e1

微信圖片_20251114084244_3038_18

8984286a26588cb31a871da2e5a047dc

此外,“畢業旅行規劃”“自制制氧機”等案例,均由學校年級主任擔任“課程主理人”、專家擔任“品控官”,完整呈現課程從構思到落地的全流程。

404252ae294f91d8bfc23d3d010b9fd6

“無界課程成果市集”于活動尾聲精彩呈現,集中展示學生跨學科創意作品,讓參會者直觀感受教育變革的成長力量。與會教師紛紛表示,多學科視角的碰撞優化了教學策略、深化了“全人培養”認知,為后續課堂實踐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32a95ab59521764035871dbb020ee55f

此次大會不僅是跨學科學習成果的“展示臺”,更是思想的“交匯點”。下一步,西安浐灞國際港將以此次教研為紐帶,持續開展內涵豐富的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水平,促進校際資源互通與協同創新,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