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計劃在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招募7000名講學教師,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專業優勢、經驗優勢,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將對鄉村教育產生什么影響?是否會“搶”年輕教師的飯碗?

圖片來源:新華社

招聘銀齡教師是“多贏之舉”

實際上,銀齡講學計劃已實施多年。

2018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印發《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首次提出面向社會公開招募一批優秀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講學。旨在發揮優秀退休教師引領示范作用,為農村學校提供智力支持,幫助提升農村學校教學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緩解農村學校優秀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矛盾,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2018至2020年,計劃招募10000名講學教師。

此后,2020年,教育部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2023年,教育部等10部門進一步聯合印發《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經過3年左右時間,全國銀齡教師隊伍總量達12萬人左右。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國家層面實施銀齡教師行動,有兩方面重要考量:一是部分65歲以下的優秀退休教師,還精力充沛,完全可以勝任教學與管理工作。二是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的學校,缺乏對優秀教師的吸引力,且存在教師結構性短缺等問題,如缺科學老師、藝術老師等。招聘銀齡教師是“多贏之舉”。

記者注意到,此次銀齡講學計劃以縣為基本單位,主要面向脫貧地區(原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深度貧困縣),欠發達的民族縣、革命老區縣、邊境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團場等,重點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三區三州”等地區傾斜。

招募的退休教師以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為主,年齡一般在65(含)歲以下。 講學教師服務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學年,鼓勵考核合格的連續講學。各受援縣教育局與擬招募講學教師簽訂銀齡講學計劃服務協議,協議一年一簽,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在經費保障層面,講學教師服務期間人事關系、現享受的退休待遇不變。按月發放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向講學教師發放工作補助、交通差旅費用及購買意外保險費等。

是補充而不是“主力軍”

記者注意到,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肅等多地也先后發文招人,一些省份還發布了招募的具體要求和信息。

比如浙江,浙江一些設區市、縣(市、區)經需求排摸,提出本年度銀齡教師招募計劃,經省教育廳匯總,面向社會公開招募。

其中,銀齡教師一般條件要求為中小學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年齡一般在65(含)歲以下,政治可靠、師德高尚、愛崗敬業、身體健康、業務精良。銀齡教師以帶班任課為主,同時也可根據招募學校的需求進行聽課評課、開設公開課、組織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等,指導青年教師,協助學校教學管理和開展教研活動,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

另比如甘肅,甘肅省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募2025-2026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的退休教師,以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為主。

招募到的講學校長可以擔任受援學校的副校長,指導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講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的講學活動,同時也可根據受援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進行聽課評課、開設公開課、組織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等,指導青年教師、協助學校做好教學管理和開展教研活動等豐富多樣的講學活動,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提升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熊丙奇認為,地方教育部門與學校,結合當地的師資情況,招聘少量的銀齡教師,來解決教師的結構性短缺問題,這無可厚非。需要注意的是,招聘教師,要考慮經費支出與未來適齡學生的變化,但不能以招聘銀齡教師來節省教育支出,應對其未來適齡學生變化。

事實上,在適齡學生減少后,如果提高學校建設標準,降低班額,按照《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提出的有序推進小班化的要求,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教育階段的教師并不會真的“多出來”,而可實施小班化教學、個性化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當前與未來,我國各地教育部門、學校都要以給學生高質量的教育,來建設教師隊伍,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教育賬。就此看,銀齡教師只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補充,而不能作為“主力軍”。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