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錢花得值不值?”這是縈繞在萬千家長心頭的牽掛。為破解校園餐定價透明化、食材品質可追溯等民生痛點,三原縣以“陽光監管、家校共治”為抓手,由縣教育局牽頭,聯動市場監管、發改等部門,吸納學校、企業代表、家長代表組建專項工作組,常態化開展校、園餐市場調研采價行動,用每周2次的實地核查、價格采集,為全縣130所校園的食材采購立起“價格標尺”,讓校園餐的“賬本”越曬越透明。

自教育領域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真招實策”換來了“民生實效”。校園餐食材采購價全面低于本地農貿市場均價,大宗物資集中招標采購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嚴格落實“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原則,非營養餐自主經營食堂食材支出占比超70%,承包經營食堂不低于60%,確保餐費更多用在食材本身。同時,一系列“透明化舉措”同步落地,每周2次公示市場調研價格,讓家長實時掌握食材成本;餐費調整需經家長委員會表決并報備,定價權由學校、家長、市場詢價三方共同決定;強化營養配餐培訓、每周公示菜譜、完善“后廚可視、財務共管”體系,全方位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與營養”。

“校園餐的價格里藏著民生溫度,透明化管理才能讓家長放心。”三原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三原縣將持續把校園餐采價調研作為民生實事抓細抓實,以常態化監管、多元化參與、公開化公示,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讓孩子們吃得安心、營養、實惠,讓家長們少一份擔憂、多一份放心,真正把民生福祉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胡晉瑜